第九十章:挖了個大坑,不跳也得跳(1 / 2)

汪進下了馬車,由小奴攙扶著跨進了一進寂靜的小院,院裏不過幾個打掃的奴才,見到汪進進門,沒人上前招呼,隻是各自默然行過禮便退開了。汪進看向坐在主屋裏的身影,眉頭微微一皺,轉而朝身旁的小奴道:“你先在外邊等著吧。”

小奴應了聲,恭敬地退了出去。汪進則抬腳繼續前行,進了主屋,朝著座上人一禮,“李大人!”李德林不慌不忙地起身,回了一禮,“汪大人,請坐!”汪進卻隻是站著看了看四周,“李大人借著章大人的名頭邀老夫來此,怕是有什麼特別之事吧?”

李德林一笑,“自然是有事,但一言難盡,汪大人不妨先坐下來,咱們慢慢聊。”汪進這才在一旁坐下,李德林親自為汪進沏了一杯茶,“聽聞汪大人不久前有些小疾,眼下看著倒是好了許多。”

汪進淡淡地道:“李大人,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李德林退回座位,端起先前的茶盞抿了兩口茶放下,這才道:“說來,我與汪大人也曾算一部同僚,汪大人處事公道,有才有謀,我一向在心中極為敬佩。”

“林大人退隱後,汪大人接任兵部尚書一職,也是做地有聲有色,聖上也多有誇讚。”李德林含笑道:“隻不過嘛,水至清則無魚,聖上向來也清楚這裏麵的門道,一向也都還寬容,隻要……做的不是那麼過份。”

聞言,汪進皺眉看向李德林,“李大人此話何意?汪某人雖算不得什麼忠正良臣,卻也絕非是那等貪圖小利,置國家朝政為兒戲的奸險之徒。勞李大人如此‘厚愛’,莫非汪某人還成了東君國的大罪人了不成?”

李德林道:“我自然不是這個意思,汪大人可有想過,明明邀約大人的是章侍郎,為何我……可以安然坐在此處?”汪進有些不耐煩地道:“李大人究竟想說什麼?汪某人是個直脾氣,不耐煩聽什麼多餘的廢話!”

李德林一笑,自袖中抽出一本冊子,起身放到了汪進身旁的案上,“汪大人不妨先過目此物再說。”汪進看了一眼退回座位的李德林,這才拿起身旁的冊子,打開看了起來。然而越看,眉頭就皺地越緊,還沒看完,背後就已經驚出了一身冷汗。

隨即,汪進將冊子往案上一摔,憤而起身,“這不可能!李德林!你到底在耍什麼心思!”李德林垂眸一笑,“我方才便已說過,邀約汪大人前來的,可是章侍郎,這……還不夠說明一切嗎?這憑空消失的一大筆軍需物資,戶部絕不會挨這個邊的。”

汪進看著李德林,呼吸變得急促起來,這一切不可能是巧合!前任尚書林升是個忠正直臣,這麼大的紕漏不可能出自他的手筆,也不可能自他而始。而自己接手的時候,帳麵上也都是清清白白的。自己也不是糊塗之人,也細細審查過一遍,確實沒有問題的。

如今,這突然現出來的巨洞與紕漏,根本就是有人故意為之,一早設了的局啊!而有這麼大的本事,又能不知不覺令他都察覺不到的……

汪進的情緒緩了下來,然後坐回了位置,隻聽李德林道:“如今邊疆戰事吃緊,不管大家是不是反對聖上一意開戰,但一碼歸一碼,已禦批的軍需物資卻出了這麼大的漏洞。汪大人丟官受罰事小,晚節不保也事小,可這兵部與邊軍都得有地鬧了。”

汪進垂著眸子,沒有出聲。李德林接著道:“我知道,大家各為其主,汪大人即便是有什麼想法,但為了大局計,為了身家故,也不得不妥協。但汪大人為官多年,有大才,有眼光,怎麼會看不出來,聖上到底意欲何為呢?”

“眼下東君國已是搖搖欲墜,內憂外患,生死一念呐!”李德林的手指敲了敲桌麵,“的確,咱們不比文閣老他們,便是東君國有事,咱們也大可以繼續風光,又或者幹脆辭隱。但餘下的日子,真的可以穩坐家中,做閑翁嗎?”

“兀兀國狼子野心,屢屢犯境,貪得無厭,真的如那幫文臣所言,費些錢財,握手就能言和嗎?”李德林冷笑一聲,“當年太祖爺太宗爺時,他們尚且不知消停,更何況如今不堪一擊的東君國?聖上初繼位之時,邊疆便動亂不已。”

“那幫文臣都說聖上的那道招募令壞了規矩,導致邊將邊軍求賞無度,可別人不清楚,汪大人還不知道嗎?如若不是那道招募令,如今的東君國又會是何模樣了?如若不是聖上加緊操練各營,遣撥一批又一批援軍過去,兀兀國隻怕早已舉大兵來犯!”

“可汪大人也該知道,這隻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暫時唬唬兀兀國還行,倘若再這樣無為下去,虛張聲勢下去……”李德林一拍桌案,“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東君國亡國之期就在眼前了!國破家亡,你我又還有什麼好在這裏爭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