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星期三 晴

地點:烏雞國

交換官文後,我們來到旅館取行李,退房。給我們辦手續的是一個滿臉都溢出狡猾的男子。我問他為什麼叫“可愛旅館”,他說因為他就叫“可愛”。當然,對於一段單調艱辛的旅途而言,即使狡猾的商人都是可愛的。我對他溫柔地笑笑,望著他那溝溝壑壑的臉,我又想起那些真正可愛的猴子,想起我的家。

今晚,我又失眠了,我從烏雞國郊外的古刹中溜了出來。無意間發現空中下起了流星雨,耳邊響起了席慕容的《鄉愁》: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麵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惆悵,

……

我深情地看著空中,握緊雙手,許了一個願望:早日見到如來大哥,早日回家!

後記:

旅途中,最無法忍受的痛苦是思念。若不是有“西天取真經,造福大唐”的信念,我早就跑回花果山了。

孟子說得對:“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增益其所不能。”其實我隻是一隻普普通通的猴子,像任何有感情的動物一樣,也有感情,也會思念,不同的是我的肩上有這份責任——我不能逃!

名師精評

形象新編構思精。題記點明了“思念”這一主題,語言詩化,雋永清新。日記巧妙地化用了歌、詩等,豐富了“鄉愁”的內涵。後記深化了主題——責任重於思念,“我”不能逃,從而使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更加可愛。各部分的構思設計各有千秋,又渾然一體,互為彌補,互為依托,相互輝映。

語言出趣化用巧。文章語言飽含機智,富有幽默感和時代氣息,如“多功能廳”,“節日Party”,“雙截棍版的《頌佛歌》”等的化用,給人以豐富的情趣和美感。

阿鼠正傳

浙江 許飛龍

尖子生創作談

在你的眼裏,老鼠很可恨吧?但仔細想想,如果我們僅僅站在是否對人類有益的立場看待問題,那麼老鼠的存在實在是不應該。可是,對老鼠來說,它的行為卻又是合情合理的。或許是一種機緣巧合,我們宿舍裏來了一位鼠民。除了攪擾我們的生活,這位不速之客也給我們帶來了不一般的生活體驗呢。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晴

是我最先在宿舍裏發現這不速之客的。

按照慣例,我們宿舍的桌上通常都要空出一塊地方來放米。那天夜裏,我被噩夢嚇醒了,恍惚之中,聽到一些沙沙的咬米聲。天大亮後,我把昨晚的事情告訴舍友,並當眾嚴厲譴責了阿鼠的卑鄙行徑。然而,這並沒引起舍友們的注意——照鏡子的依然照鏡子,說話的依然說話——顯然,這沒有損害到她們的利益。我正苦惱不已,竟聽到一句:“這不一定是老鼠的‘傑作’,或許是你的床有問題呢。不會是有鬼吧?”這麼一說,可嚇了我一跳。我連忙把米“轉移”到了俏俏的床上,並把枕頭也連同“轉移”了。反正,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

揭開謎底的時刻總會到來。入夜,我悄然等待。久等不至,眼皮開始上下打架。正當我進入“夢的仙湖”中時,突然被某種不明飛行物砸中了臉,接下來,就是一陣下雨似的狂打,打得我的臉都疼了,我終於忍不住這種折磨,睜開迷糊的眼睛,前麵竟是一粒粒白色的米!天啊,膽大的阿鼠正在作案。

第二天,我將阿鼠的“罪證”呈現在大家麵前,大家這才相信了。看來,這阿鼠實在太放肆了,不給它點顏色瞧瞧是不行的。全體舍員召開滅鼠動員大會若幹次,討論對付阿鼠的辦法。鼠夾、貓、鼠藥!所有可行的辦法都被提出來了。但鼠夾沒人願意去買;貓找不到,且貓的食宿問題無人負責;買來的鼠藥呢,阿鼠吃得比花生米還香。可憐聰明如我輩,竟拿一隻阿鼠沒轍。於是,阿鼠成了八號宿舍的合法公民,出入完全自由。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阿鼠的厄運降臨了。得意忘形的它在一次作案時,終於被成功圍捕。這下真是大快人心,全舍人都聚來觀看,可謂難逢的盛事。舍友們想盡了招兒要將阿鼠置於死地。但也許是命不該絕,阿鼠的“媳婦”於千鈞一發之際挺身而出,救阿鼠於虎口,代替阿鼠成為眾矢之的。阿鼠的魅力竟至於此!我深受感動。

直到現在,阿鼠仍在八號宿舍安居樂業。真的,剛才我還看見它了呢!

名師精評

題目引人,一下筆即出彩。作者親切地稱老鼠為阿鼠,為本文增添一份諧趣。魯迅先生曾為“阿Q”作“正傳”,有大師的作品在先,我們何不借一下先生的創意,也來給生活中名不見經傳的鼠作個傳呢。這份創意與對生活的熱愛可見一斑。

語言活潑,親切而且詼諧。作者運筆詳略有致、繁簡得宜,如開頭一句話就交代了事件起因,其中人物、事件都概括得精要得當;而舍友的反應、與鼠鬥爭的經過,則詳筆細寫,使故事生動可感。阿鼠的到來給作者的生活帶來了波瀾,作者擬人化的文筆則賦予阿鼠別樣的感情色彩,文章充滿了濃濃的生活趣味。

你的對麵是我

陳夏潔

尖子生創作談

成長有時表現為一種背叛,背叛過往的記憶與習慣,渴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但這種背叛換得的卻是輿論、指責……隻有媽媽,她始終默不作聲地關注著我;隻有媽媽,從來都不曾放棄我。

謹以此篇分角色構建的日記小文“攝錄”媽媽的愛。

女兒:媽媽,你何時才會了解我?我最深愛的媽媽,要到什麼時候,我們之間的那扇門才會打開?

媽媽:女兒,又要再過多久我才能走進你的心扉?

女兒的日記

我是一個壞女孩兒,一個十足的壞女孩兒。在老師眼裏,是這樣;在同學眼裏,是這樣;甚至在媽媽眼中,也是……

生命的色彩,在我看來不過是一片黑色。沒人疼我,沒人愛我,我又何必去在乎他們?隻是,我的媽媽,你一定要懂我——其實我並不想學壞。

母親的日記

有人說,我的女兒是個隻會讓人傷心、失望的孩子。在我看來,不!不是的!

在我心中,她是一個天使,正揮動著潔白的羽翼,飛向天國!隻是,不小心迷失了方向,我相信她會回來!等她……永遠……

女兒的日記

今天,媽媽打了我,打得很凶,很凶。一道道紅色的傷痕是那麼顯眼,那麼痛,一直痛到我的心裏。

媽媽,為什麼?為什麼連你也討厭我了?連你也不愛我了呢?

我這麼做,隻是想讓你們重視我,關心我,留出一點時間來想我啊!為什麼……

母親的日記

是的,我親手打了她,我真的親手打了我至愛的女兒。

可是,每打一下我的心都在滴血,看見女兒痛苦的表情時,就像十把利劍插在我的心上一樣。聽到她的呻吟,我更是不忍。

但是,我愛她啊!女兒!我愛你啊!一直都深深地牽掛著你!

快回來吧!我的天使!

女兒的日記

我從來沒有看見媽媽哭過,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她都會挺過去。可是,今天她哭了,就這樣,抱著我,哭了……

是我錯了嗎?並不是媽媽她不愛我,而是我沒有發現嗎?

哦!不!媽媽,我發誓,我不會再讓你哭泣,不會再讓你流一滴眼淚。

母親的日記

當你的小手為我輕輕揩去臉上的淚痕時,我知道,我的天使要回來了!她找到了出口。

女兒,媽媽其實一直沒有放棄過你,因為我知道,我的天使一定會回到我的身邊,隻是,她還沒有找到出口。

女兒的日記

到現在,我才知道,母親其實一直都懂我,隻是我一直沒有發現。

媽媽,了解你讓我非常快樂!溝通,如此快樂!

母親的日記

原來,我的女兒一直沒有變壞,她隻是需要我的愛。

女兒,了解你我很高興。溝通,如此幸福!

後記

母親:女兒,你的對麵,是我。很近,很近。

女兒:母親,我知道,你一直在我的對麵。真的很近,很近……

名師精評

結構新穎,分角色構建對話主體。日記其實就是心曲的傾訴,如果說單篇日記是一個人心靈軌跡的拋物線,那麼本文分角色的日記片段則構建起了母女雙方的情感世界,猶如成功地搭起一座心橋,讓溝通變得不再遙遠。

情感細膩,真實再現生活原生態。雖然本文的語言以描述心理、情感的變遷為主,但女兒渴望媽媽的理解和媽媽感受女兒的轉變等都是通過細節展現的。細節有時也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一兩句話也可以表現。

最好的獎賞

廣東 萬雪峰

尖子生創作談

在生活中,我們也曾獲得過獎賞,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但什麼是最好的獎賞呢?寫作時怎樣才能做到選材新穎、與眾不同呢?思考了上麵這些問題後,我構思了一個小燕子學飛的故事,讓小燕子在學飛過程中感悟到“堅強與勇敢是磨難給予我們的最好的獎賞”。

2006年5月1日 晴

我是一隻剛剛誕生的燕子。從我來到這個世界看到第一縷陽光的那一刻起,媽媽便在我的耳邊說:“寶貝,你要快些學會飛翔,它將會給你最好的獎賞。你將看到天空中潔白的雲朵,你還能從高處眺望人間。”說著,媽媽把手指向蔚藍的天空。

在那個方向,我看到了太陽閃耀著的光芒,看到了高遠的天空中飄浮著朵朵白雲。多美呀!我幼小的心靈立刻對藍天充滿了向往。我暗自說:“你要快些學會飛翔,擁抱天空將是最好的獎賞。”

2006年6月30日 陰

我學習飛翔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但誰能體會到飛翔有多困難呢?當太陽還沒有睡醒的時候,媽媽就叫我起床,要我在枝頭做飛翔的練習。媽媽每次都說:“你可以從此飛向高遠的天空。”但我卻沒有一次成功。

當我迫切地想要飛向天空時,我卻不知如何拍打翅膀;當我在空中掙紮時,沒有人幫助我;當我由高處跌落到地上時,身體感到劇烈的疼痛。媽媽對此無動於衷,叫我繼續練。晚上躺在巢裏的時候,掀開我輕柔的羽毛,總能看到一個個傷口。無數次,我委屈地哭了,埋怨媽媽為什麼讓我學飛。但我又想,我不是要擁抱天空,擁抱那美麗的景致嗎?我一定要堅強,堅持學下去,總有一天我將飛向那高遠的天空。我必須堅強,我必須勇敢!

這種信念支撐我越挫越勇,我知道,離得到最好的獎賞的那一天不遠了。

2006年7月21日 晴

你猜到了嗎?我終於飛向藍天了。我努力拍打著翅膀,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逐漸變輕,最後,我真的飛了起來。我看到了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以及人間的一切一切。

當我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時,我才領悟到,原來飛翔給予我最好的獎賞並非是空中美好的景致,而是讓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勇敢。

我俯下頭,看見媽媽眼角的淚花,迎著初升的太陽閃出了耀眼的金光……

名師精評

構思奇巧,以小見大。通過燕子學飛的小故事闡明“最好的獎賞並非是空中美好的景致,而是讓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勇敢”這一大道理,生動而不枯燥,讓人眼前一新。如果從大處寫起,注重於說理,那麼文章往往會流於空洞,便不能很好地打動讀者。

擬人手法,日記體裁。本文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一隻學飛的小燕子思想和感情,並以第一人稱來敘述故事,切入角度的選擇非常新穎。采用日記體寫作,便於根據需要進行裁剪,寫作形式選擇巧妙。

母親的日記

江蘇 譚文豔

尖子生創作談

在我認為,母愛是世界上最能溫暖人心的愛,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母愛中成長。可是,我該如何感謝這博大而又細致入微的母愛呢?於是,我摘錄了母親的日記,然後在其中穿插了我在閱讀時“好奇”“怦怦心動”等感受,用我的發現母愛、懂得母愛和感動於母愛來報答母親對我深深的愛。

一日,在家裏的衣櫃裏翻衣服,無意中在櫃底摸到了一個硬硬的筆記本,拿出來一看,封麵上寫著“關於他的點點滴滴”,是母親的筆跡!“他”是誰啊?是父親嗎?好奇心促使我翻開了正文第一頁,我的大腦也隨著眼睛的搜索而高速運轉起來……

“1993年9月16日,星期一……”呀!這可是我的出生日啊!再往下迅速瀏覽,才知道“他”原來是指她的兒子——我啊。從日記內容可以看出,從我出生的第一天,不,甚至可以說是從第一分鍾起,媽媽就用心記這本日記了。

“1993年12月16日。今天小已經出生三個月了,我無奈地又帶他來到醫院。醫生說由於過早降生的緣故,他體質弱,更需要加強護理。隔著玻璃,看著細尖的針頭慢慢紮入他體內,我的心隨著他嘹亮的哭聲而劇烈地顫抖著,我隻能乞求:孩子,快快強壯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