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情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小時候特別愛詩歌,稀裏糊塗地背了許多,長大後忘了大半。但是關於這些情情愛愛的句子,還是會時不時地從腦海裏冒出來,所以這本書總體來說,也是一本多情的小說。
從長沙開始構思,到北京完稿,前後經曆了三個季節,現在總算是寫完了。寫這本書的時候,亂七八糟地聽了很多歌,有激烈如謝天笑的《昨天晚上我可能死了》《阿詩瑪》《是誰把我帶到了這裏》,也有悲傷如張國榮的《當愛已成往事》和李克勤的《獻世》。
“不介意孤獨,比愛你更舒服”這句話就是出自《獻世》。這首唱給前任聽的歌,很適合故事裏的女二號唐茜。她最後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終於放下愛,甘願孤獨,並過得很舒服。
可是更多的人,卻是像宋佳一樣,仍舊在癡癡地等待。或者是像孫小魚一樣,你愛不愛我無所謂,隻要我去愛你就行了,我想總有一天,你會感到我的存在,發現我的美。
甚至包括作者我,也做不到不介意孤獨。寧願去愛一個人,寧願被傷得千瘡百孔,不管看過多少次愛的凋謝,都不想在孤獨裏冬眠。
這本書裏雖然沒有多少我個人的經曆,大都是聽來的故事,但故事的主題我是有過切身體會的。在已經過去的日子裏,我不止一次地麵對親情和愛情這道選擇題。我大多數女朋友的父母都不讚成他們的女兒跟我這樣不務正業的人在一起,每天就隻會寫小說和遊山玩水。我也等過很多人,卻從未等到過。
關於男主,我想我需要放一段寫到宋佳剛回國時跟管羽風說分手,管羽風痛哭流涕最後又被我刪掉的話:
“那天下午,我在看我們在一起時拍的那些照片,你打來電話,我好開心,我以為我們的冷戰終於結束了。我跑到樓道裏,站在正對著窗口的地方,聽你講你最近的生活。窗外仍在下雨,我曾經多少次,就著雨聲,站在這個地方聽你講你的生活。
“一開始多麼美好!聽筒裏傳出你年輕的笑聲,我的心也像枯萎的植物被澆了水一樣,一點點複活過來。到那時候我才知道,我多麼期待你的電話。
“我卻沒想到最後你依舊是笑著,說出的竟是我們大概隻能分手了。你笑著給我們的關係判了死刑的時候,我感到的不是難過。我覺得此時,就像我伸出雙手擁抱你的時候,你微笑著迅疾地在我心口捅了一刀。
“驚愕帶著疼痛襲來,我心中最後一塊堅冰融化,從此冰川變成汪洋大海,有種再也無法信任和愛任何人的感覺。很多人都是在經曆苦難之後有了信仰,我也不能免俗。在最痛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佛所說的空性的含義。一切都是虛空,愛更是捕風捉影的事情。
“就像黑暗裏的蝙蝠,不需要雙眼也能感受到周圍的環境,這是生存的本能。你離開之後,我就像是生活在黑暗中的蝙蝠,沒有愛情,我也不會死。
“我想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年,愛情這個美好的詞語,這個曾經讓我奮不顧身的詞語,終於因為你,讓我感到惡心。”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寫了很多這樣的話,後來都被我刪掉了。因為我寫過太多柔弱的男生了,我想讓管羽風堅強一些,他經曆了那麼多,對愛情應該和一般人看得不一樣才是。再大的苦痛他都可以承受,可以深埋心底,他不會抱怨對方,更不會抱怨愛情本身。這個故事寫完後給很多朋友看過,有人覺得男主過於深情,過於文藝,有人覺得男主有點現實,不夠完美專情。其實回顧一下,我寫的男生大都是這樣矛盾的個體,他可以好好地愛一個人,也會被愛情弄得很糊塗,他有殘忍的一麵也有溫柔的一麵,他滿腦子虛無縹緲的幻想,對待很多事情的態度卻很現實。我覺得這比寫一個單一性格的人物要更好些,畢竟真實的人都有陰暗麵和陽光麵,就像一塊硬幣,很多時候哪一麵朝著你,取決於環境對他的影響,而不是硬幣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