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懷念過去(二)(1 / 3)

這些都是八九歲的事了。風清嘯和小娟坐在村邊的麥垛上,看著滿天的星鬥。過幾天風清嘯就要去鎮上讀初中,他將每天行走在大麗曾經走過的路上,每天經過埋有母親和大姐的樹林。我沒有看到流星,風清嘯說。沒看到就沒看到吧,小娟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風清嘯說,反正,我們得快些長大。

風清嘯念初中的鎮有個很好聽的名字—香蘭,在地圖上都是可以查到的。

學校在鎮的西北角,四周環林,很是美麗。學習環境好,教學質量也很高,風清嘯很快就適應了這裏,如魚得水般。

別的同學還在習慣於老師的填鴨式灌輸,風清嘯卻憑著鄭老師幾年來的訓練和輔導所積累下來的一整套學習方法,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很快就憑他聰敏的天資,在眾多的學生當中出類拔萃。

尤其是作文,令老師都驚歎不已,多次在縣裏組織的比賽中獲獎。除學習外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在初中這三年當中接觸了音樂。

學校裏有一名很了不起的體育老師,說是教體育,但他最拿手的是音樂。有一次風清嘯去老師家,發現了一架腳踏鋼琴,頓時興趣大增。藝術都是相通的,文學也好,音樂繪畫也好,需要的不僅僅是勤奮,更重要的是天賦,即都同樣需要著悲天憫人的氣質、多彩的想象空間和天然的表述能力。

每天放學後風清嘯都要到老師家去練琴,和現如今被家長們逼到琴凳上的孩子們唯一不同的是,風清嘯是發自內心的喜愛,音樂可以抒發他鬱悶的胸懷,學習它不是為了將來的名利,就和他學習繪畫一樣。

寒暑假時他也沒有間段對音樂的學習,時不時的到老師家癡迷地感受著蕭邦、貝多芬譜下的每一個音符,從中感悟著大師們的靈光。

後來教他音樂的那位體育老師都覺得自己教不了他了。風清嘯有時將兒時的一些童謠譜上曲子,根據詞的內容賦予它們憂傷或歡樂的情調,就象是一幅白描畫填上了色彩一樣,使那位體育老師嘖嘖讚歎。

這期間風清嘯和小娟的關係也在悄悄地起著變化,朦朦朧朧中再不像以前那麼瘋得沒邊沒沿兒的,感情這兩個字,已經慢慢地在這對少男少女的心中悄悄彌漫開來。

小娟越長越漂亮,性格內向,見到風清嘯說不上兩句話就會臉紅。兩人都渴望著單獨在一起的時候,那種渴盼是灼人的,是甜滋滋的,是幸福。

村邊有個場院,那裏零星堆放著幾座麥垛,成了風清嘯和小娟約會的地方。兩人有什麼事,或是什麼事也沒有就想在一起待會兒時,隻需一個眼神,兩人便會腳前腳後地來到這裏,找個別人不好看到的地方坐下或站著。

有自己心愛的人在身旁的感覺是很美的。小娟依舊是把自己以為是好吃的東西留給風清嘯,有時是幾塊糖或一隻梨什麼的,有時甚至是一把炒黃豆,被她在手裏攥得有些潮乎乎的,也要把風清嘯約出來,低著頭紅著臉遞給他,然後仍是低著頭聽風清嘯嘎嘣嘎嘣地吃得賊香,心裏就很滿足,就很幸福。

任何愛的表白都是多餘,就像花到時候會開、果到時候會熟一樣自然,他們心裏都明白彼此都深愛著對方,今生今世他們注定了要生活在一起。那是一種很純潔的愛,一絲一點雜念都沒有的愛。

小娟的父母和可東的姐姐二麗對這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小情人也是滿心的樂意,並不怎麼幹涉。小娟的母親隻是和小娟不時地念叨著,風清嘯是要上大學的,你別總是纏著他誤了他的功課。二麗則對風清嘯說,小娟是個好孩子,現在還小,早晚是你的,你可別欺負她。

風清嘯那時已經是十好幾歲的半大小夥子了,對姐姐的意思已經能夠心領神會。

初中畢業時,風清嘯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縣重點高中,這就意味著他將去五十裏外的縣城繼續學業,他將在那裏吃食堂、住宿舍,他將不得不麵臨著和小娟的分別。

開學的日期就要到了。小娟越來越不安起來。二麗緊著給風清嘯張羅著行裝,偷著抹了幾次眼淚,她真的擔心從小被人寵慣了的風清嘯能否適應獨立的學習生活,擔心靠自己的力量能否供得起風清嘯在學校的花銷使他和別人一樣,不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