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特別行動小隊(3 / 3)

風清嘯作為一個從未來世界穿越而來的人,在這方麵有著雷虎等這些人所不具有的優勢。以前風清嘯也在這方麵關注過。

其實真正對於特種作戰的理論至今仍在探索中,現在尚未明確清晰的概念,它起源於二戰初,發展於戰後的幾場局部戰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特種作戰,指用執行突襲、破襲敵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等目標的戰鬥和其他特殊作戰。,例如,收集情報,擾亂後方,襲擊敵首腦機關、重要軍事設施破壞設施,進行突然襲擊等等。二戰時期還是處在輔助及次要位置上,不象現在,一上來就用特種部隊實施斬首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個廣闊的活動舞台,當美國、英國和德國的同行們在歐洲、在北非、在太平洋上大顯身手的時候,為什麼大日本皇軍的特種作戰史卻是一片空白呢。

一;特種作戰,情報為先,想當初,顧順昌叛變,國民黨拿到供詞不到五小時,中共就知道了,不出三天,中共撤走了所有人,並布置好了鋤奸隊。在中國搞情報戰,沒人比的上共產黨。所以特種作戰,日軍永遠先輸一招。

二;目標模糊。在人民戰爭的銅牆鐵壁麵前,收集情報,擾亂後方,是困難的。共產黨又沒有要塞,交通要道,重工業基地等重要軍事設施讓你破壞。襲擊敵首腦機關,暗殺敵方領導人。日軍做夢都想,可折騰了幾年,隻有1942年化裝八路軍的日本特種部隊突襲,彭德懷負傷,左權戰死的戰例讓大日本皇軍的特種作戰史有了點可炫耀的東西。

戰術思想和裝備落後,不足以支持特種作戰。日本的強大,是在中國麵前的強大,在美國、蘇聯,德國等世界強國麵前,日本還是有差距的。日本師從德國建立了傘兵部隊,因為裝備和僵化的戰術問題,卻成了世界傘兵史上的笑柄。

在地麵引導空中火力或遠程炮兵進行精確打擊美,蘇,德都可以做到,日軍始終做不到。如關家堖戰鬥中打了一天半,黃土嶺之役打了倆天,敵人的飛機來支援,隻能給八路造成麻煩,而不能沉重的打擊八路。要知道,八路連最基本的防空能力都沒有啊。

中共軍隊的特種作戰則比較出色。原因在於

毛主席的遊擊戰術和特種作戰理論在許多地方有異曲同工之處,十分講究部隊的靈活性,機動性和戰鬥的速決性,特別強調以奇襲的的方式殲滅敵方。首選目標是敵方重要目標,其次是敵人的薄弱的軟肋。但二者又是倆個不同的體係。遊擊戰理論可以分化出特種作戰這一分支。可惜,當時弱國的現實,我們軍事理論是滯後性和裝備的落後性導致沒有完成這一製的飛躍。所以,盡管特種作戰蓬蓬的發展,卻沒有形成獨立的體係,不上檔次。

以著名的鐵道遊擊隊為例,這支特種部隊已經很正規了,魯南軍區直屬,裝備精良,隊員身手不凡,層次分明,可還是不夠,要是編入批狙擊,爆破等人才就可以如虎添翼。

八路有效的情報係統和獨特的人民戰爭體製使他們隨時可以知道他們想知道的,隨時可以封鎖他們不願意透露的。致使戰場形勢單向透明化,一隻又聾又瞎的老虎沒什麼可怕。

廣義的特種作戰,當時指可以影響全局的,有戰略意義的新戰法。如空降作戰,閃擊戰等。這一點,日本的生化戰將永遠把自己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和中華民族敵對麵上。

日本深感到在對華作戰中,生化作戰將是左右戰局的關鍵所在,中國太大了,傳統武器難以支撐這場戰爭。中國太弱了,既不具備生化防護條件,更不具備生化反擊能力。日軍可以肆意的使用生化武器,而不用擔心遭到報複。在二戰史上,日本不是不是生化武器生產量最大的國家,卻是生化武器使用率最高,投放量最大,殺人最多的國家。我國也就成了世界上受生化武器毒害最深的國家。至今,戰爭中遺棄在我國的生化武器仍然在威脅著我們的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