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此去無多路(上)(1 / 3)

第二年三月,康熙再次下旨複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同時封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為親王;皇七子胤祐和皇十子胤誐為郡王;皇九子胤禟、十二子胤祹和十四子胤禵被封為貝子。

大婚的日子臨近,玉穗兒不再出宮,隻能待在宮裏。洛靈因在乾清宮當差,也不得閑來陪她,隻有素綺等四個自小一同長大的宮女每日陪著她說話解悶。

大婚前一日,因玉穗兒生母早逝,德妃便依著康熙的吩咐來探望她,囑咐她一些大婚的細節和為人妻之道。玉穗兒羞怯的低著頭,德妃說什麼,她都點點頭。胤禵跟著德妃一起來,卻半天也不說一句話。

“馥兒——”德妃向小宮女馥兒招招手。馥兒端著琺琅盤一直遠遠站在一旁,見德妃叫她,忙捧著盤子上前。“放下吧。”德妃吩咐她把琺琅盤放到玉穗兒的梳妝台上,轉向玉穗兒,“你明兒就要大婚了,依老規矩,女孩子出嫁前要開臉。你的幾個皇姐出嫁時,都是我親自替她們絞麵,今兒我也替你絞。”

玉穗兒坐到妝台前,德妃拿起粉撲在粉盒裏沾了粉,細心的將粉在她臉上勻實的塗了一層。粉擦好之後,德妃從琺琅盤裏取了兩根紅色絲線,錯落交疊,用手撚成三股,兩手各拉一個線頭繃直,用嘴咬住剩下那隻線頭,拉開成十字形。胤禵站在一邊靜靜的看著,隻見那紅色絲線在德妃手裏不停分合,線挨到玉穗兒的臉上,臉上的汗毛便被利落的絞掉。

“開了臉,就不再是姑娘了。”德妃不無傷感的說了一句,慈愛的看著銅鏡中玉穗兒光潔的臉頰,白的透明一般,想著自己一直當她是親生女兒一般,她這便要嫁人,心裏酸澀不是滋味。“娘娘,我過幾天就來回看你。”玉穗兒寬慰她道。德妃拍拍她的手,強笑道:“還說這孩子話,嫁了人就是人家的人了,事事都得聽你夫家的安排。”玉穗兒嘴角一撇,耷拉著腦袋,點了點頭。

德妃見狀不忍,拍著她的肩道:“來,孩子,我再替你梳一次頭。”玉穗兒輕輕放下發髻,一頭青絲披落下來。德妃從鏡匣裏取出一把晶瑩的玉梳,細細的梳理她的秀發。胤禵一直沉默的瞧著她倆,見玉穗兒呆呆望著銅鏡,眼神不似往日那樣靈動,心裏一痛。

德妃忍了又忍,淚水還是抑製不住的湧出眼眶。她側過臉,拭了淚才又重新把玉穗兒的秀發梳成發髻,正要插上一枝珊瑚釵,寶璃走了進來。

寶璃向德妃拜了一拜,“主子,太後找您過去,說是科爾沁來了些女眷,讓您和太子妃作陪呢。”德妃知道這些女眷必是玉穗兒夫家的親戚,怠慢不得,隻好放下手裏的釵,向玉穗兒道:“我這就要過去,等我回來再給你梳頭。”玉穗兒點了點頭。“馥兒,走吧。”德妃隨口說了一句,瞥了胤禵一眼,想叫他一起走,終究沒有忍心。

玉穗兒拿起玉梳,有一下沒一下的梳理著長發。胤禵這才向她走過去,玉穗兒在鏡中看見他的影子,轉過臉問道:“你來了這半天,怎麼一句話也不說?”胤禵輕撫著她的秀發,歎道:“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來看看你而已。”玉穗兒傷感不語。

她打開梳妝台上的胭脂盒,纖細的手指在盒中輕點一抹嫣紅,緩緩抹在臉頰上暈開紅顏。胤禵見那盒胭脂正是那時自己送給她的,心裏百感交集。“還差一點。”他伸手在盒中抹了一點胭脂在手指上,然後在玉穗兒前額輕輕抹了一道。“什麼呀?”玉穗兒不解的問。胤禵笑了一笑,“宮裏的薩滿法師教我的一道符咒,保佑你平安如意。”“真的?”玉穗兒有些不信,狐疑的看著他,“我怎麼沒聽說過。”

胤禵笑而不語,低頭見鏡匣裏有把小巧的剪子,拿起剪子,輕輕在玉穗兒發間剪下一縷。玉穗兒隻聽到哢嚓一聲,一縷秀發已被剪了下來,吃驚的望著胤禵,“你剪我頭發幹什麼?”她隨即明白了胤禵的意思,把妝台上一個精巧的首飾盒中的首飾全倒了出來。胤禵望著桌上散落著的幾件首飾,粲然生輝的閃爍著光,不解的看了她一眼。

玉穗兒也不說話,從他手裏拿過自己的頭發,放在首飾盒裏,又拿起剪子在胤禵辮梢哢嚓剪了一剪子,拾起那縷頭發也放到首飾盒裏。她抱著首飾盒,站起來往外走,胤禵隻得跟著她去。隻見她拿起花鏟,走到院中的海棠樹下蹲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