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修我戈矛(2 / 2)

回到地宮,天色已經黑下來。出去的人陸續都回來了,地宮中堆起了各種物品,有衣服糧米錢幣銀兩,甚至還有鍋盆碗盞,杯筷壺盤,外加幾輛板車,倒像是開了雜貨鋪。

白起與李敢奉上酒肉與秦王,大眾則是飽餐了一頓幹糧,吃飽喝足,秦王命軍士們好好休息,自己則招集四位重臣,商議之後的事。

張儀說道:“等再過幾天,我們囤積數天的糧米,就可以向西走,那裏的人煙少一些,利於躲藏。在那邊我們招兵買馬,聚草囤糧,日後方可東進。”

範雎與王翦也同意這個觀點。

可是白起反對:“我們不應當向西,而應當向東走。”

範雎不解:“向東?以我看是自尋死路,那邊接近晉地,人口眾多,不易躲藏吧。”白起搖頭:“要說躲藏,我們一萬大軍,躲在哪兒都會引人注意,而我說向東,是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秦王來了興趣:“大將說來聽聽。”

白起回答:“我們先躲藏於民間,如果一切順利,用不了幾個月,就會兵強馬壯,到時候大王振臂一呼,大秦再次崛起,定會招來天下側目。此時明國必定會大舉來攻。我秦軍必定四麵受敵。若向西走,無險可依,且甘肅涼州一帶乃是軍事重鎮,定然駐有重兵,於我不利。”

王翦問他:“那麼向東呢?不一樣嗎?”

白起說道:“當然不一樣。我事先想依托函穀關,可問過哨探,函穀關已經廢棄多年,如今陝西最重要的關隘,是潼關。這座關地處黃河渡口,南有秦嶺,東有禁穀,西接華嶽,山高路狹,穀深坑險,易守難攻。為今之計,我們隻有躲藏於潼關附近,一旦發難,先拿下潼關,擋住東方之軍,這樣明國的軍隊就無法從東麵攻我,南麵有秦嶺,他們也不容易進來,因此我秦軍隻要留意西北兩麵便可。這樣一來,可比四麵受敵好得多了。”

秦王非常高興,拍掌大笑:“不愧是戰神白起,果然眼光獨到,就聽你的。”

商議已定,各人開始休息,第二天有更多的人出去采買,這次不光是去鹹陽城,各個大一點的村鎮都去到了,買回來的東西更是多得堆成了山,光是衣服就有兩萬餘套。

這下子大家再不用赤著身子見人了。

第三天的晚上,白起約摸著買來的糧食也足夠路上食用了,便想向秦王請旨明天起身。可這時候突然從外麵急匆匆地跑來一個斥候,低聲對白起說:“大將,我得到一個消息,咱們的行蹤漏了,有一股流賊正從西邊向咱們這邊來呢。”

白起一皺眉:“我們的人走漏了消息嗎?”

張儀搖頭:“應該不是,看樣子,我們在鹹陽城裏大肆采買,又進當鋪典當珠寶,肯定是露了富了。照我看,當鋪裏的人定然和這夥賊寇有關聯。”

白起問斥候:“那夥流賊有多少人,裝備如何?”

斥候回答:“我遠遠地瞧了,大概有三四千人,其中還有接近一半的老幼和女人,隻有幾十匹馬,手裏的家夥長短不齊,甚至還有農具。看來這是一夥造反的農民。”

王翦冷笑一聲:“烏合之眾,豈堪一擊!”

白起輕輕搖頭:“要說他們是烏合之眾,咱們還不如人家呢。人家有馬有軍器,咱們有什麼?眼下再想置辦軍器,肯定是來不及啦,都尉何在?”

都尉是軍陣裏職位最高的軍官,隻見一個麵相威嚴的人站出來,抱拳回答:“小人子義。”

白起吩咐:“你帶上一千人,地宮外等候,注意不要列陣,散開分布。越亂越好。”子義答應一聲,叫了一聲:“左隊出列,隨我來!”

一千人整整齊齊地走出地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