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向夜空中一指,他的手如同一杆標槍:“那裏,就是潼關,可是自天亮起,那座關口便不叫潼關,而叫秦關……”
秦軍又是一陣歡呼:“秦關,秦關……”
秦王雙手一舉:“奪下秦關,昭告天下……”
眾軍緊接著大叫:“奪下秦關,昭告天下,奪下秦關,昭告天下……”
白起一揮手:“出發……”
事先他已經對子義等人吩咐過了,一萬秦軍分為五陣,留下一陣,也就是兩千人,保護秦王和幾個村子,其餘四陣隨自己與王翦去偷襲潼關。
華陰距離潼關約莫四十裏路,一個急行軍便到了。事先白起已經派李敢等人詳細探查,繪製了圖樣,因此對拿下潼關,胸有成竹。
潼關自古便為險關,但這個“險”字,卻是針對潼關以東的來犯之敵講的。曆來中原兵家進攻關中,隻能走潼關,因此隻要守住了潼關,關中一地便無風險。可是若從關中進攻潼關,那麼可說是無險可守。潼關就像一座城池的鐵門,從外麵進攻,無比困難,可是城裏的人若想出去,並不費力。
此時的秦軍,裝備精良,士氣高昂,訓練有素,百戰餘生。尤其有利的是,潼關守敵做夢也想不到,身後會突然冒出來一支勁旅。秦軍事先潛藏得太好,連孫傳庭都瞞過了,更何況四十裏外的潼關守將。
未到定更,秦軍已經兵臨潼關城下。離著五裏遠近,八千秦軍停下腳步,原地休息,養精蓄銳,整理武器。
白起與王翦親臨關下探查,發現關城依山而建,麵對東方,守備森嚴,關下是一片軍營,臨著大路,分為左右,此時轅門緊閉,刁鬥上站著守夜的明軍,每隔幾十步便有鐵鍋,鍋裏燃著火把,軍營前隻是擺著幾排削尖的木製路障,用來防止馬隊衝擊,除此之外,便沒有什麼了。
由於事先李敢等人的探查,秦軍方麵已經知道,整個潼關的守軍約莫不到三千人,分為左營和右營,眼下看來,是沒錯的。
可是此地並不寬敞,秦軍的方陣不能完全展開,尤其是明軍的軍營,紮得十分結實牢固,整個外牆都是用大腿粗細的木頭,一根接一根排成的,紮在地下兩尺多深,露在外麵四尺來高,分為前後兩排,根本無法撞破。轅門則是用巨木外裹鐵皮製成的,衝車都不易衝開。
看完了,白起與王翦退回來,在一處商議。王翦道:“營寨太堅固了,一旦短時間內衝不進去,明軍會憑借著木牆抵擋,到時候萬箭齊發,我們必將被壓製,無法反攻。”
白起點頭:“王將軍說得對,因此我們必須出其不意,攻進轅門。隻要打開轅門衝進去,我秦軍必勝。”
王翦皺起眉頭:“可是,怎麼能衝進去呢?除了刁鬥上守夜的軍兵之外,營寨內肯定還有巡夜的兵,我們射殺了刁鬥上的兵,巡營的明軍必然發現。到時候鼓噪起來,便是前功盡棄。”
白起知道王翦說得對,可是他並不放棄,抬眼看了看周圍的地形,突然眼睛一亮:“有了,有辦法了。王將軍你來看,這兩邊的山……”
二人一起看去,隻見軍營兩邊都是山峰,站在半山便可以俯瞰整個軍營。
王翦心頭一動,脫口而出:“有了……”
兩個人相視一眼,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商議已定,二人來到軍中,選出了二百名神射手,這些人箭法很準,五十步以外發箭,應弦而倒。
白起令這二百人分為兩隊,帶足了箭枝,一隊爬左側的山峰,負責壓製左側軍營,另一隊爬右側的山峰,負責壓製右側軍營。他吩咐的清楚,隻要看到有人跑出營帳,就當場射殺。眾人居高臨下,就算明軍發現了他們,也沒有辦法傷到他們。等這些人爬到合適地方,就舉火把為號。
吩咐已定,二百人分頭爬向兩座山峰。他們每個人都帶了兩袋箭枝,足有七八十枝羽箭。
過不多時,兩座山峰上相繼晃起了火把,看來他們已經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