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看看那張告示:“這件事要不要上奏皇帝得知?”
洪承疇笑了笑:“小醜跳梁,不久自滅,用不著麻煩皇帝了。等到滅了他,再行上奏,到時候盡可以把奏章寫得滑稽一些,以博皇帝一笑。他老人家怕是很久都沒有笑過了。”
不提明軍這邊,再說李岩。當張儀讓他寫這篇檄文時,他沒有推托,可是聽張儀說出檄文的大意時,他驚呆了。
李岩萬萬想不到,自己身邊的人,居然都是活在一千八百年前的。張儀也沒瞞他,說是秦王用不死之藥,將他們複活了過來,聽得李岩目眩神馳。他在史書上無數次見過這些人的名字,可萬萬想不到,如今這些人竟然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眼前。
於是他在很短的時間裏,就下定了決心,要跟著這幹人,做一番大事業。眼下的明朝,已經氣數將近,無可挽救,自己一番治國安民的大誌,看來隻有著落在這些人身上了。
因此李岩將自己數年以來的見聞,以及平生所學都施展了出來,這篇檄文寫得如同天河倒傾,一泄千裏,寫完之後張儀看過,也不禁拍掌稱快。於是拿給秦王看,秦王龍心大悅,下令一字不改,立刻抄寫數百張,四處張貼出去。一時間整個陝西,連同山西河南甘肅等省,各個縣城府郡都貼上了這篇檄文,所見到的人無不議論紛紛,其中很多人不相信,可是也有很多人心馳神往,秦王有不死之靈珠的說法,不徑而走,不到十天就傳遍了北方各省。
自從寫了檄文,李岩在秦軍中便有了立足之地,大家都知道這位小才子文采風流,提筆成文。秦王對他也越來越看重,為此還特意封賞了李敢,如果不是他在路上救回李岩,哪裏有今天這篇檄文。
李岩對李敢也很尊敬,一來是救命恩人,二來同是姓李,不自覺得就親上加親。李敢也很喜歡這個少年人,兩個人常在一處談心。
這天李敢拉著李岩來到城中的土地廟裏,說要與他結拜為兄弟,李岩二話沒說就應允了。兩個人焚香起誓,就在廟裏拜了兄弟。不用說,李岩是弟弟,李敢是大哥。
等拜完了,李敢這才說起自己的心事,自從占領華陰城以來,李敢已經到倩娘家去了好幾趟,為的是登門求親,可是倩娘死活也不答應,隻說為丈夫守節,這輩子再也不嫁了。
李敢也沒辦法,隻好求助李岩,看這位博古通今的小才子,有什麼主意沒有。
李岩聽了暗笑,他早從別人嘴裏知道了這回事,此事在秦軍中已經傳開了,大家都知道華陰城中有一位小寡婦,長得和李敢的未婚妻一般無二,沒準就是特意轉世來等他的。大家既是驚奇,又為李敢高興,因為這樣的事,不要說一千年,就算再活一萬年,也不一定能遇上。
等李敢說完了,李岩這才開口:“大哥,你是要幫人家,還是要害人家?”李敢一下子愣住:“害人家?我怎麼會想害她?”李岩道:“既然你不想害她,那就我勸你,暫且不要去求親。”
李敢不明白了:“倩娘死了丈夫,為什麼不能另嫁?她又沒有孩子,難道一個人孤單到死?這是什麼道理!”
李岩知道,在秦國時,婦女另嫁不是什麼希罕事。那時候中國的民風,遠遠比明代開放得多。秦人對於女性的貞操,甚至都不怎麼看重。更何況改嫁了。可是眼下不能以這個為借口,因為李敢雖然活在明代,可還是個秦人。說這個他不會理解的,因此隻好另找借口。
他想了想:“從長遠看,大王如今剛剛打明旗號,隻占據了一個華陰城,小小地盤,不久就會有明軍前來攻打,對不對?”
李敢點頭:“兄弟說得對。白起將軍也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