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下遊時,就看到遠處火光大盛,,數千人馬廝殺在一起,河道兩邊全是人,細細一瞧,左良玉的人馬已被河水分成兩半,不能呼應,而落花川中水深數尺,不少官軍連人帶馬被淹在河中,順水漂走。
李岩的計策完全成功。
正如他事先預料的一樣,左良玉帶著人馬趕到落花川時,天色已經黑了,左良玉知道,離此四十裏,便是西安城,他本想一鼓作氣,殺到城下,可是又一看,他的人馬連日趕路,已經十分疲勞,不能立即投入作戰。因此他決定,在灞河邊上紮營,休息一晚,等第二天飽餐戰飯之後,再開到西安城下,與農民軍決戰。
到那個時候,洪承疇與自己前後夾擊,破賊無疑。
於是左良玉下令,全速趕往灞河紮營。
眾軍得令,馬不停蹄地趕路,來到落花川後,見是一條不寬的河溝,又沒有多少水,於是人馬拉開長長的隊列,便下了河,足足占據了幾裏長的河灘。
此時埋伏的農民軍騎兵看得真切,李定國在河東岸,孫承祖在河西岸,等到官軍有一半已經趟過河去,李定國吩咐手下:“點火!”
火光一起,在黑暗中照得通亮,左良玉吃了一驚,還沒等他明白過來,李定國已經率領著騎兵從身後圍攻上來,同時在河對岸,孫承祖的人馬也現身了,齊聲呼喊著衝鋒,官軍倉促應戰,措手不及。
最要命的是,官軍人馬還有不少在河中央的,這些人被前後的人堵住了,進不得也退不得,在河道中擠成一團。
就在這個時候,上遊的水下來了。
是黑暗中,水是非常可怕的,剛聽到水響,隻是眨眼間功夫,就衝到眼前了。
火光映照之下,高達一丈的水頭,如同無數狂奔的野牛一樣,席卷了河道中的一切,那些官軍呼天喊地,想要衝上岸去,卻被李定國與孫承祖率兵死死地壓在河中央,動彈不得,眼睜睜地瞧著洪水衝到眼前。
左良玉還沒有過河,他位於後軍,此時一見被前後夾擊,又有水來,就知道不妙,若不衝開一道口子,自己在河裏的人馬就要全被衝走,於是他下令,河灘上的騎兵不顧一切地猛衝。
這下子還真有效果,不少騎兵不顧一切衝上岸去,與農民軍廝殺在一處,河中央的人馬也急忙上岸,因此水流下來時,河中人馬隻是被衝走了一半。
左良玉粗略一算,光被水淹死的,也有數百人,他紅了眼睛,指揮著人馬拚命衝殺。
可是被伏擊的滋味不是好受的,一個是措手不及,另一方麵,農民軍已經埋伏多時,地形十分熟悉,左軍剛來,又是黑暗中,東西南北都分不清了,因此一時間沒有形成有效的抵抗。被殺傷了不少。
然而最不利的是,他被隔在河兩岸的人馬,都是背水作戰,被人圍在中央,眼看就要被逼下河去。
就在這種不利情況之下,左良玉顯示出了悍將本色,他命令立起自己的大旗,旗杆頂上綁上火把,讓諸軍都能看到。同時派親兵一齊大喊:“左總兵有令,拚死殺賊,臨陣脫逃者立斬。”
這樣一來,不光官軍看到了左良玉,農民軍也看到了,李定國一矛挑落了一名偏將,正殺得性起,聽到官軍一起大喊,抬頭一瞧,看到一杆大旗,黑底白緞,正中有一個大大的紅日,紅日之中繡著一個鬥大的左字。
不用問,旗下定是左良玉。
李定國立功心切,加上昨日在西安城沒有衝進城門,還差點被困死在吊橋內,心頭憋著一股火氣,此時見了左良玉,眼睛都紅了,他大吼一聲,帶著一隊精騎,直向大旗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