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決裂6(1 / 2)

猛如虎今天晚上喝得不少,躺在床上正睡得香,城內一片喊殺聲起,他的親兵急忙來報,可是猛如虎爛醉如泥,居然醒不過來。無奈之下,親兵用冷水勉強將他潑醒,然後扶著他上了馬,殺出縣衙,到了街上。

此時的官軍已經沒有了秩序,亂成一團,親兵們知道猛如虎已經指揮不了戰鬥,於是顧不得其他,保著猛如虎衝出西門,落荒而走。

猛如虎一逃,剩下的官軍更是無心抵抗,沒死的紛紛棄城而逃。

不到一個時辰,白起就占領了武功縣城,然後他沒有絲毫耽擱,留下五百人守城,剩下的三千多人隨著他緊追猛如虎。

猛如虎逃進了扶風縣,可還沒等醒過酒來,白起又到了,猛如虎隻得繼續逃,這次他沒有進眉縣,而是向西北方向跑去,直接跑回了甘肅。

天色剛亮,白起已經進了眉縣。

一夜之間,白起連占三城。

天色大亮之後,白起在眉縣城中下令,尋回楊小年等人和撤出去的百姓,讓他們各自回家。

派出去的人按著事先約定的地點,很順利地找到了這些人,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幾天功夫,三座縣城又恢複了原來的氣象。

三縣安定之後,白起上表秦王,將事情說了。秦王非常高興,依照以前約定好的,讓白起統領這三座城池,一切大小事務,盡聽白起決斷。

白起十分感激,可他的長處在於軍事,至於縣內的民事,他就不在行了。因此白起決定,讓秦王派一位能臣,前來管理縣事。

秦王收到白起的奏章之後,請來張儀和李岩商議。

張儀看了一遍白起的奏章,想了一想,說道:“大王,白起將軍考慮得很對。常言道,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一個縣城看上去不大,但事情可不少。眼下亂世,更需要安定縣治。因此我們確實需要派一位能臣前去管理三縣,好讓白起將軍心無雜念,全力加強武備。”

秦王點頭:“可是誰去呢?西安城離不開你們二位,但是除了你們兩人,我秦軍中就再無文官了。”

李岩道:“大王,我們可以用當地人,管理縣治。他們熟悉風土人情,人脈又廣,要比秦軍管理起來,容易得多。”

秦王搖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明人與我們秦人,不是一條心。萬一放權給他們,我怕尾大不掉,終成禍患。”

李岩輕輕一笑:“大王,您難道忘記了李斯先生的諫逐客書麼?”

戰國時的李斯,是秦始皇手下的重要謀臣,在秦國發動統一六國的全麵戰爭以前,韓國為了不使自己滅亡,派了一名間諜叫鄭國的人,來到秦國,說動秦王開挖鄭國渠,以消耗秦國的國力。陰謀敗露之後,秦王大怒,雖然沒有處死間諜鄭國,仍舊讓他挖渠,但是對於六國來的人開始不信任,於是下了逐客令,將六國在秦國的客卿,官員一概驅逐。就在這個時候,李斯上了一封書,力陳此令的弊病,秦王醒悟,收回此令,李斯也因此而受到重用。這封書,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諫逐客書。

今日李岩重提此事,就是提醒秦王,不是秦國的人,也可以全心全意為秦國做事。

對於此話,秦王是不好反駁的,因為李岩就是明人,而非秦人。

秦王想了想,溫言道:“李公子此話甚是。你自己就是明人,卻對我秦軍有莫大的恩情。好吧,我同意你的意見。不過若要使明人管理縣事,需有一點,切不可讓他們染指軍權。隻要我秦人牢牢控製著軍權,就不怕明人坐大。”

張儀點頭:“大王,我看還是讓李公子先去輔助白起將軍,因為許多政令,隻有李公子明悉內情。再說三縣之中,肯定也有不少人才,李公子到了那裏,可以開誠布公,選拔錄用。至於西安城的事,我可以承擔下來。無非就是多跑幾步路,少睡一點覺罷了。”

秦王想想也對,三縣加在一起,那地盤比西安城要大得多,不派能臣前去,恐怕治理不好。於是他看看李岩:“李公子意下如何?”

李岩前時因為懷疑白起,一直覺得對他有愧,此時若能前去輔助,也算還一個人情,於是高興地答應下來。

由於白起催得急,李岩決定立刻起身。他回到住處收拾行裝,此時紅娘子與小青跨進門來。小青嘴快:“李公子,聽說大王派你去白起那裏當縣太爺,是不是啊?”

李岩笑了:“當什麼縣太爺啊?就是去管管老百姓,讓他們安下心來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