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這才灰頭土臉地跑回來,向高迎祥稟報。
高迎祥沒有料到白起會突然逃走,因為李岩紅娘子和他手下的那些騎兵都在這裏,按理來講,白起絕不可能一個人逃走。
但是白起就是打了他一個冷不防,高迎祥心頭大怒。他知道,自己手中握住了白起,就握住了秦軍的半個命門。白起在秦軍中威望極高,本領極大,有他當人質,可以說秦軍就成了他的幫手。
要是白起逃走了,秦軍絕不可能被他控製。
至於李岩,高迎祥認為比白起的地位差遠了,一來李岩不是秦人,二來李岩年紀太輕,雖然有些本事,在秦軍中的威信尚不太高。用李岩做人質,秦軍是不太理會的。
高迎祥立刻派周方帶領五百人,四下尋找,一定要將白起捉回來。
同時他下了死令,命攻城部隊不許後退,誰若後退一步,戰場立斬,他手下大將劉哲帶了大刀隊在後麵督戰,哪個有絲毫怯戰之意,立刻斬首。
周方帶了五百人,騎上馬,沿著來路開始尋找。他想白起若想逃走,一定是向西逃,好回到西安,不可能向別的地方逃。北方有洪承疇的官軍,南方也有盧象升的人馬,東麵是潼關,除了西方,無處可去。
他想得不錯,白起確實是奔著這個方向逃的。隻不過,他萬萬沒想到,白起此時,就跟在他的隊伍裏。
就在方才,白起帶著周方進入密林之時,他加快腳步,三轉兩轉,沒了蹤影,周方發現白起不見了,立刻讓人分頭去找。
那些尋找白起的農民軍戰士分散開來,遍布了半個林子,白起看準機會,對著一個落單的農民軍下了手。
白起是從士兵,一步步當上大將軍的,不用說,手下的功夫絕不含糊。尤其白起精於刺殺與反刺殺,在刺客盛行的戰國時代,白起也遭受到敵國的數次暗殺,可均未能得手,也說明白起的厲害。
他悄無聲息地放倒了一個農民軍,然後快速換上他的衣服和帽子,又在臉上抹了些濕泥灰土,此時誰也看不出他就是白起了。
裝扮完了,白起就混到了農民軍的隊伍裏。所以周方找了半天,也沒能撈到他一根毛。
周方回去見高迎祥,白起也混在這些人裏,等到高迎祥下令,讓周方帶五百人去尋找時,白起加入到了這五百人裏麵,騎著馬,跑在這些人中間。
跑著跑著,白起有意放慢速度,就這樣他一路放慢,漸漸地到了最後麵。
周方隻顧著帶人尋找白起,哪會注意自己隊伍裏落後的人,因此白起與前麵的人距離越拉越遠,等到約有一箭之地的時候,白起一聲冷笑,調轉方向,向南邊跑下去。
白起知道,周方不會走得太遠,因為周方覺得白起孤身一人逃走,又沒有馬,肯定就在附近。因此白起向南繞了一個圈子,等繞出了十幾裏路之後,這才看看方向,轉向西方。
暗夜之中,隻有他一人一馬,再沒有任何動靜,白起暗自禱告,希望李岩不會遭遇什麼凶險。
高迎祥此時已經顧不得去想白起了,眼前的攻城戰鬥,已經打到了最激烈的程度。城上城下到處都是屍體,喊殺聲震天動地,夾雜著聽不出個數的刀槍相碰聲,十裏之外都能聽得到。高迎祥知道,如果不能盡快拿下潼關,洪承疇必定會派人馬前來增援。
眼看著又一批攻上去的農民軍士兵全部倒下,他也紅了眼睛,親自帶著精兵衝上來。
高闖王親自出馬,農民軍士氣大振,又一次向城頭攻來。
守將一看闖字大旗到了城下,驚慌之餘,也想立個奇功,吩咐弓箭手對著闖字大旗周圍射箭。
於是城頭上亂箭齊發,都射向闖字大旗。
高迎祥身邊的親兵早有準備,四個人擋在高迎祥身前,豎起藤牌遮護,替他擋開箭枝。
嗖的一箭,高迎祥身後的旗手中箭倒下,闖字大旗卟啦啦地倒地。
城頭上官軍一看闖字大旗倒了,立時一陣歡呼。
此時隻見一人跳上前去,拾起大旗,高高舉起,狂吼大叫著衝上來。官軍向他放箭,卻被他用一柄長劍舞成劍花,將箭擋出去。那杆大旗卻一直搖在空中。
這人正是郝大勇,經此一役之後,軍中不再叫他的本名,而是取了一個響亮的外號——郝搖旗。
隨著赫搖旗的衝鋒,高迎祥手下的精兵們不要命地爬向城頭,此時城上的官軍已經死傷過半,四千多人,隻剩下不到二千,而且傷的人也不少,終於再也頂不住農民軍的瘋狂進攻,幾個垛口處的官軍死傷殆盡,被農民軍爬上了城頭。守將雖然指揮後麵的官軍堵住缺口,但是卻無法盡快殲滅上城的農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