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聽到這道令,知道拚命的時候到了。
此時關寧鐵騎已經傷亡了一千多人,但是餘下的仍舊鬥誌昂揚,這支軍隊自從組建那天起,經過孫承宗,袁崇煥的嚴格訓練,從不知投降為何物,他們隻有一個信念,縱使深陷重圍,也要死戰到底。
這一點,很像秦軍。
李敢鬥得性起,通身是汗,他甩去了上身的衣服,赤著膊,日光照著他的銅色皮膚,如同一具黃銅雕塑一般,威風凜凜,形若天神。
他手中的鐵矛閃著烏光,斜刺裏直奔曹文詔衝了過去。
秦軍緊隨著李敢,向這股官軍猛撲。
曹文詔發現了撲來的秦軍,此時他不想被纏住,立時命一員副將帶三百人上前擋住李敢,而他自己仍舊猛力前衝,去會合被衝散的人馬。
李自成也發了狠,他命令手下的劉宗敏,袁宗弟等悍將,不顧一切地圍攻關寧鐵騎,此時他將所有的人馬都派了上去,數萬農民軍圍住關寧鐵騎,用刀砍,用斧剁,用槍刺,甚至有的人跳上馬背,與關寧鐵騎抱在一起,將他們扯下馬來。
戰鬥進入了最激烈的時刻。
李敢一槍挑翻了那員副將,抬頭一瞧,數萬人馬混戰成一團,哪裏還能找到曹文詔,隻看到曹文詔的大旗在遠處,卻隔了很多人,一時衝不過去。
白起知道,此時官軍的主心骨就是曹文詔,隻要將他幹掉,餘下的人定會潰不成軍。於是他命令手下人高喊:“大旗下是曹文詔,先殺了他……”
呼聲越來越響,曹文詔睜目望去,越來越多的人向自己這邊湧過來,便覺得不好,眼下這幫農民軍不去理會他的人馬,專攻自己,是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做法,十分厲害。
於是他立刻命令掌旗官,收起大旗。
掌旗官得令,立時將大旗卷起。曹文詔知道,沒有了大旗,自己一方也指揮不靈,眼下再想集結起來,十分困難,於是他心生一計,吩咐手下高喊:“曹將軍有令,分路突圍,去夏縣城中會合。”
曹文詔十分清楚,眼下想殲滅李自成,已經不可能了,最實際的辦法是先保存實力,衝出重圍,然後再追著農民軍打,這樣被包圍起來,有點被動。
於是戰場上響起了官軍的叫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
曹文詔並不怕李自成知道他的計劃,隻要衝出包圍,趕到夏縣城中,李自成就算攻城,也不可能立時攻克,自己在城中歇兵,養足精神,再對付農民軍,綽綽有餘。那時候自己憑城而戰,可攻可守,勝算極大。
聽到叫聲的關寧鐵騎,不再就地死戰,開始拚力突圍。
白起也聽到了,他冷冷一笑,命令軍士,全力在亂軍中尋找曹文詔,隻要將此人殺死,那些當兵的可以放他們逃走。
此時天色已經接近黃昏了,天邊的雲彩被染成了血色,紅日西沉,歸鴉陣陣,一片祥和,但地上,卻是數萬人在舍生忘死的拚殺。
李自成也在尋找曹文詔,他帶著數百騎兵,來往衝突,專向官軍最多的地方殺去。他非常清楚,一旦天黑之前找不到曹文詔,那麼等天黑之後,曹文詔突圍就容易得多了,那時候再想擒他,難如登天。
因此,一定要在天色未暗之時,殺掉曹文詔。
李自成傳下令去,誰看到了曹文詔,立時報來。
可是在數萬人中找一個人,實在太難。唯一可以一眼認出來的,就是曹文詔的盔甲,要知道關寧鐵騎的盔甲,也是分等級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頭盔不同。
一般士兵的頭盔,是帽盔,如同一頂鐵鬥笠,而將軍的頭盔,是護住耳朵與後腦的。但是曹文詔很聰明,他已經拋去自己的頭盔,換上了一頂普通士兵的頭盔。
這不是膽小,而是機智,
此時戰場的麵積越來越大,因為關寧鐵騎開始突圍了,每當他們衝出一層包圍,馬上會有農民軍在外圍又形成一個更大的包圍圈。
李自成縱目看去,戰場上屍橫累累,大多是自己的人,關寧鐵騎實在太強,每倒下一個關寧鐵騎,通常要搭上三四個自己的兵。但要想消滅關寧鐵騎,就得付出這樣的代價。
戰場越擴越大,方圓已經有七八裏了,到處都有人在搏鬥,但很分散,經常是幾百名農民軍,圍住幾十名關寧鐵騎,因為關寧鐵騎得到了曹文詔的命令,開始分散突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