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已經是九月了,天氣漸寒,西安附近各縣一片祥和氣氛,秦軍所占的地盤之內,農民收下了糧食,開始準備過冬了。
而秦軍之中,卻是一片緊張的備戰情景。
為了應對日後官軍可能的進攻,秦軍開始加固城牆,治備守城器具,還派出一股股的秦軍,前去官軍占領的地盤打糧,於是一批批的糧食,布匹,金銀,騾馬,運進了西安城中。
同時,秦軍在各地的探報也發來消息,什麼滿人入寇,盧象升調離,洪承疇緊咬李自成,紛紛報到秦王的案頭。
從這些飛報之中,秦軍已經感覺到,官軍正在加緊圍剿農民軍,而農民軍沒辦法抵擋洪承疇與盧象升的打擊,已經處在全線潰敗的邊緣。
因此,秦軍的壓力已經來了。
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李岩每天和白起在一起,向他學習,學飛秦軍的作戰之法。
秦軍在兩千年前,是一個混合兵種,其中包括車兵,騎兵,步兵,這是那個時代的通行戰法。車馳足奔的方式一直延續了上千年。眼下戰車已經被淘汰出曆史舞台,騎兵成了主要兵種,白起對於騎兵的使用,有著獨特的見解。長平大戰之中,他就是用當時還隻是次要兵種的騎兵,完成了對四十萬趙軍的包圍,最後將其一舉殲滅。
而那個時代的騎兵,主要武器是弓弩,因為沒有馬蹬,所以騎士們還不能用長劍,馬刀等武器進行戰鬥。
可現在的騎兵,弓弩成了次要武器,因此白起的戰法也有了相應的改變。
李岩跟著白起,一起訓練了一次騎兵,李岩真切地感覺到,白起不光打仗厲害,訓練士兵,也大有過人之處。
在他的訓練中,騎兵要至少精通長短兩種兵器,長兵器是長矛和大刀,短兵器是馬刀和鐵棒。由於長劍打造不易,因此騎兵不配備這種兵器,隻配備容易批量打造的馬刀和鐵棒。
訓練是非常艱苦的,騎士們一次又一次地跨馬衝擊,他們分別要進行數個項目,用長矛刺進搖晃不已的鐵環當中,用馬刀和鐵棒攻擊草人腦袋,還有騎射,要在飛馳的馬上,連發三箭,其中至少要有一箭射中五十步以外的靶子。
每次有人訓練不過關,都要重來,不管多長時間,直到過關為止。
白起治軍是極嚴的,不少兵士們吃了軍棍,李岩發現,時間一長,這些士兵的眼神中,除了敬畏,就是服從。他終於明白了那句話,慈不帶兵,義不行賈。
除了訓練,白起還在夜裏,教給李岩戰陣之法。如何排兵布陣,如何紮營,如何進攻,如何防守,如何變陣等等。
這些東西,很多是兵書上沒有的。這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是白起在一生的征戰之中,積累起來的,可以說,每一條經驗,都帶著無數人的鮮血。
李岩是個聰明的學生,學得很快,而且不時還可以舉一反三。白起十分滿意。李岩自然不知道,這一個月,可以說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如果沒有這些天的苦學與領會,在後麵的日子裏,他要死很多次。
除了和白起學習作戰之法外,紅娘子還教李岩練劍。
其實紅娘子的劍法,也有點華而不實,但前一段時間裏,有了很大的長進,因為她偷師了。
在姬夢蝶訓練娘子軍的時候,紅娘子偷偷地跟著學,她發現姬夢蝶的武藝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沒有花架子,每一招都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虛招用得不多,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她的招法很快,讓人來不及擋架。
紅娘子暗自佩服姬夢蝶,心想上次敗給她,也算不丟人,因為人家確實比自己武藝高。
李岩對於打打殺殺的事本來沒什麼興趣,但是為了以後在戰場上保命,也隻好提起精神,跟著紅娘子學劍。
一個月下來,李岩的劍法長進不大,氣得紅娘子有時候真想罵他幾句,但一瞧李岩那認真的態度,又罵不出口了。
李岩也知道自己不是練武的材料,便給自己找借口,搬出曆史上有名的人物來,什麼諸葛亮,陳慶之,這些人都不會武藝,但帶兵打仗卻比一般人強得多。
紅娘子知道自己辯不過他,隻好任他自便。
更氣人的是,李岩得了便宜還賣乖,居然搬出楚霸王的話來:“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看著李岩大搖大擺離開的樣子,紅娘子好半天才想起來:人家楚霸王武功天下第一,所以才不學劍了,你能跟人家比嗎?
這天夜裏,白起請李岩來自己的住處議事,李岩不知何事,應約而來,一進門,隻見屋子裏擺著一席酒,白起坐在正中,下首坐著雷生王豹,左邊的位子空著,給李岩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