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局中謀6(2 / 2)

甘越抱住陳越,大呼小叫,實則他緊緊勒住陳越的腰,讓血從陳越嘴裏不住地噴出來,哪裏還能說話。當陳越的人趕到近前之後,甘越鬆開手,再看陳越,滿嘴血汙,已經一命嗚呼了。

範雎搶上來,抱住陳越,放聲痛哭:“將軍,你是為了救我,才喪了性命啊,我範雎對不起你啊……”

所有人都呆在那裏,大家瞧著陳越的屍體,與痛心疾首的範雎,一時誰都沒了主張。

陳越是他們的主將,這些人有很多是陳越的親兵,甚至親戚,還有很多人,是一早就跟著陳越當兵吃糧的,對陳越十分忠心,眼下陳越被刺殺,這些人立時覺得失了主心骨,一個個像丟了魂似的,不少人跌坐在地,也放聲大哭起來。

範雎哭罷多時,甘越將他勸住,說道:“先生,眼下光哭不是辦法,敵軍退去,還會複來,咱們得準備迎敵啊。”

聽了這話,範雎才不哭了,他挺身而起,看了看這些軍士,欲言又止,最後搖搖頭:“主將已失,你們的副將是誰?”

一個中軍道:“先生,陳將軍手下有三員副將,也是三個千總。”

於是那三位千總排眾而出,範雎看了看他們,說道:“你們帶著大家回去吧,潼關就不要去了,回去熊文燦那裏,讓他任命一位將軍統率你們,或者我與他寫封信,讓他從你們三人之中選一個也可。”

那三個千總對視一眼,有兩個人點點頭,向範雎一拱手:“謹遵先生之命。”

但有一個千總卻道:“先生要我們走,那麼先生自己呢?”

範雎道:“是我為熊文燦出此計策,眼下還未到潼關,我豈能回去?因此我還是要去的。”

那千總道:“先生身邊隻有幾十名隨叢,如何對付白起?”範雎道:“這個無妨,大不了我給熊文燦寫信,讓他派些人馬,或是留在潼關的人馬,給我留下一些就是了。”

那千總看了看另外兩個千總,沉聲道:“陳大人死在白起之手,就與我等有不共戴天之仇。要回去你們回去,我隨先生去潼關,與白起決一死戰。”

另兩個千總一聽,也不甘示弱:“要去一起去,我等回去,也要受熊文燦的鳥氣,還報不得仇。咱們就聽範先生的,一起去潼關。”

範雎仍舊搖頭:“我萬萬比不上陳將軍,你們還是回去吧,如果不回軍中,回家也行,我多給銀錢。畢竟你們犯不上冒險和我去打白起。”

這些人拔出刀來,高聲大叫:“為陳將軍報仇,誓殺白起……”

“我們跟隨先生,絕無二心……”

範雎看樣子也很是無奈,最後隻得搖搖頭:“既然大家都想跟我走,那我也隻好勉為其難,咱們去先去潼關,將陳將軍葬在那裏,讓他的英魂與我等一起,鎮守潼關。”

這個提議實在高明,很多將士都熱淚盈眶,失聲痛哭。

範雎傳令各營,收拾行裝,在左近尋得市鎮,將陳越的屍體用上好的棺材盛殮起來,裝上馬車,運往潼關。

各營連夜行動,大隊人馬開往潼關。

範雎心滿意足,這一招奪帥之計幹淨利落,除了死去的陳越,無人得知其內情。而且範雎也有這個自信,用不了多長時間,這支陳家軍,就會變成範家軍。他以前不會治軍,但是重生之後,用心學習了白起王翦等人的治軍之道,這個時候的他,已經不止是一個文臣。

來到潼關之後,關中守將接了熊文燦的將令,已經知道了範雎要來,等他一到,立刻交割印信,自己帶著三千人馬,離了潼關返回西安,此時的潼關,就完全交給了範雎。

這是範雎自出世以來,第一次獨當一麵,完全是自己的人馬,占據了一個險要關城,他心頭的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緊接著,範雎就厚葬了陳越,這是做給那兩千多將士看的,為此,範雎還親自寫了一篇聲情並茂的祭文,一表自己的哀悼之心。

表麵功夫做得不錯,整支人馬,對範雎心存感念,而且這些人老早就知道,這位範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行軍打仗,無一不情,簡直快趕上書裏的諸葛亮了。有他統領著,以後肯定戰無不勝。

範雎在潼關鎮守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白起的耳朵裏,此時的白起,當然沒有尾隨著範雎而來,更沒有殺陳越,他一直在華陰以北一百裏的地方,伺機而動。白起派出大量探馬,四下打探官軍的布防情況,以便自己可以攻其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