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兄弟情義1(1 / 2)

明崇禎八年,秋七月。

峰巒如聚,鬆濤如怒,山河表裏中原路。

李自成獨自挺立在一棵孤鬆之下,麵色沉靜。

此時天熱,他穿了一件舊布袍,沒有戴帽子,隻用頭巾挽住了發髻,腰下掛著花馬劍,劍鞘亦是陳舊得很。

這裏是嵩山深處的一個小村子,名叫趙集,隻有十幾戶人家,挨著一條溪流,村子裏的人靠著捉魚打獵為生,清苦得很。

李自成自從被洪承疇逼進嵩山之後,在山中轉了一個多月,才來到這裏,由於此地在深山之中,官軍怕苦,更怕中埋伏,因此沒有跟進來,農民軍才暫時獲得了喘息之機。

但是數千人馬的糧食,已經不足了,李自成下令,精兵每日兩餐,一般士兵每日一餐,他與手下的將領們,也隻是每日吃一頓。由於太苦,不少人心灰意冷,當著他的麵不說什麼,可是背地裏已經在竊竊私語了。

這一點,李自成是清楚的,因此他不時地鼓勵著手下士兵:“大家不要急,隻要挨過一段時間,官軍的防守就會鬆懈下來,那時候咱們就衝出去,隻要占領一座縣城,糧食就不愁啦。”

於是這些日子以來,李自成不住派人出去打探官軍的動靜。但是報回來的,都不是好消息,因為洪承疇嚴令手下三軍密切注意農民軍,一定要將李自成困死在嵩山裏。

這樣一來,手下那些新近投靠過來的農民軍,心思便開始動搖了。

李自成也知道,光靠鼓勵已經不管用了,他開始派人出去搞糧食,不時地偷襲下官軍的大營,但是成果不大,李自成的心中,一片愁雲慘淡。

田見秀遠遠看到了他,急匆匆趕過來,站在李自成身後,輕聲道:“李哥,戚總管帶人反水了……”

李自成一驚,回頭瞧著田見秀:“秀才,你說什麼?戚總管反水?”

田見秀啐了一口:“這小子也是咱們老八隊出來的,卻怎麼這麼沒骨氣,昨天夜裏,他帶人去換防,守衛岔路口,沒想到早晨就不見了人影。八百兄弟啊,全帶走了,一個沒剩。”

李自成心裏一陣憤恨,戚總管算是他的心腹,跟了他好幾年,一直忠心耿耿,怎麼今天就投降了官軍?於是他沉聲問道:“你打聽清楚了,他真是投官軍去了嗎?”

田見秀點頭:“他在臨走的時候,留了一封信,釘在樹上,說什麼手下兄弟們餓得受不住啦,要去吃頓飽飯,他也是沒法子。”

李自成哼了一聲:“擾亂軍心,可惡。”田見秀道:“這話不錯,戚總管一逃,別的兄弟們也有不少閑話,很多人心裏也都活動起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隻怕反水的人會越來越多。萬一老洪再優待戚總管,給個大官當,後果更不堪設想。”

李自成點頭:“這種事老洪做得出來。看來眼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了,再不想辦法衝出去,咱們不死在官軍手裏,也得死在自己人手裏。”

他走向林子裏:“把劉爺和幾位大將都請來,咱們好好議議。”

林子裏是李自成的老營,他的妻子高夫人在這裏統領著,高夫人正給一個傷員換藥布,看到他走過來,便將藥布交給別人,迎著李自成走過去:“闖王,聽說戚總管反水了,是不是真的?大家都在議論這回事。”

李自成沉重地點頭:“戚總管帶走了八百兄弟,難怪軍心動搖,這幾天糧食快要斷了,再不衝出去,就是餓死。”

高夫人道:“可是老洪把得很嚴,四麵八方跟鐵桶一樣,怎麼衝?”李自成道:“沒辦法,隻能硬闖了。老營裏有多少傷號?”高夫人道:“五百多輕傷的,二百多重傷的,輕傷號可以騎馬,重傷號就……”

說著她輕輕搖頭,臉上滿是憂鬱之色。

李自成道:“咱們老八隊,一向不丟下自己兄弟。你盡量把這二百多兄弟安排好,有車坐車,沒有車,就把他們綁在馬上,總之一定要帶走,不能留下。”

不多時,李過,田見秀,袁宗弟,郝搖旗,劉芳亮,高一功等大將都到了,最後來的是劉宗敏,他一直在最外圍布置防線,因此來得最晚。

大家坐在林子裏的幾塊石頭上,李自成道:“戚總管反水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李過恨恨連聲,咬牙切齒:“以後要讓我抓到這小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這個時候反水,明擺著是在咱們老八隊的要害上捅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