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佳人如玉3(1 / 2)

王翦謝了恩,秦王又對白起道:“這一次,大將軍就不要去了,幾個月以來,你連番作戰,手下將士疲於奔命,勞累不堪,還是在城中休養。”

白起也連忙謝恩,秦王又道:“此次後金韃子來襲,關中震動,朝庭也一定知道,因此為了防止官軍同時進攻,潼關務必加強防衛。大將軍坐鎮西安指揮,不可怠慢。”

白起道:“大王盡管放心,有我在,必保關中無恙。”

秦王又對張儀和李岩道:“一切政務就交給你們二人,李岩在我秦軍之中,一直沒有明確的官職,此時我便加封你為左相,張儀為右相,你們師徒二人,同心協力,關中百姓必然欣悅。”

李岩謝了恩,他自崇禎二年進入秦軍以來,經過六年功夫,終於進入秦軍最高領導圈子。

秦王又將西安城的防務交給了姬夢蝶,讓她以王妃的身份,兼領西安都尉。

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之後,秦王吩咐王翦點起一萬人馬,以涉懷為先鋒,開往白水縣城。

一萬騎兵浩浩蕩蕩,出了西安城,向東北方向而來。

涉懷率領著三千騎兵為先鋒,馬不停蹄,直奔白水縣城。

此時的白水縣城雖然屬於秦軍控製之下,但是秦軍並沒有在縣城駐軍,因為這裏離西安城較遠,秦軍不願意分散兵力。況且白水縣城經過官軍,農民軍的連番洗劫,幾乎已是一片廢墟,城牆塌圯,無法防守,因此秦軍便棄了這個地方,將百姓們都遷到了西安城附近。

涉懷的三千人馬來到白水城外,紮住陣角,涉懷派出探馬,打探了一番,回報說,方圓二十裏之內,還沒有發現後金軍的影子,於是涉懷便吩咐紮營,待候秦王與後麵的人馬。

將近黃昏時分,大隊人馬開到了,王翦帶著七千騎兵,護著秦王,在大路邊上紮營,與涉懷的營寨呈犄角之勢。

秦王下令,晚上嚴陣以待,以防後金軍前來偷襲。

可是秦軍盯了整整一夜,也沒見到一個後金騎兵前來,未免泄氣。

第二天一大早,秦王走出大帳,吩咐王翦涉懷,帶著兩千騎兵,與自己一起去前方查看一番。

王翦與涉懷不敢違令,便領著兩千精銳騎兵,陪同秦王出了大營,向北而行。

此時正是十月間天氣,北方天氣寒得早,早上已經下了霜,因此大家穿得衣服也厚,跨下戰馬嗅著初冬的寒涼之風,極是精神,不住地噴著響鼻,一路上隻見草色半黃,樹葉半凋,原野上一片寂靜。

人馬來到縣城東北的一片地方,這裏有片野林,野林後麵是高崗,荒涼得很,秦王看了看地勢,微微點頭,對王翦道:“如果開戰,可以在此埋伏人馬,同時也要防備敵軍在此埋伏。”

王翦也看了地勢,他一輩子打仗,豈能輕視地形?尤其是騎兵作戰,更是講究地勢的高低,平坦,他看了看四周,點頭道:“大王說得極是,這四外一片原野,沒有高聳之處,野林後麵的高崗,便是最高處,隻要騎兵占了野林和高坡,進可以攻,退可以守,一千人足可以擋住三千人的進攻。”

正說著,突然跑來一個哨探,來到秦王近前,拱手道:“大王,高崗後麵有人馬奔來。”

王翦急問:“有多少人?”

那哨探道:“不多,看上去也就一百多騎。”涉懷道:“是不是後金韃子?”哨探道:“應該是,服色與中原不同。”

秦王道:“可能是後金軍的斥候或是先鋒隊,我們對後金人不熟悉,不知其虛實,更不知其戰法,涉懷,你是騎將,兩千年前的本事,究竟還留下幾分,我可要看看,帶一千人,將這一百餘騎消滅掉,最好捉到頭領。”

涉懷聽了,心頭熱血沸騰:“大王,您就放心吧,老秦人不管再過幾千年,宰這些草原蠻牛,也費不了什麼吹灰之力,末將不要一千人,三百人足夠了。”

王翦道:“不要大意,老秦人戰無不勝,那是因為從不輕敵,你帶五百人去吧。”

涉懷不敢強嘴,便帶了五百騎兵,先馳進野林裏,再小心上了高崗,隻露出腦袋,向北方看去。

隻見不遠處騰起一陣煙塵,來了一百多騎人馬,這些人頭上戴著圓帽,樣式奇特,身穿布甲,背上都背著弓,人人腰下懸著兩壺羽箭,馳得近了,涉懷發現這些騎兵腦門光禿,每人腦後,都飛揚著一條大辮子。

果然是後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