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聽得十分入神,李岩喝了口茶,又道:“今日的關中,百姓剛剛安定,大王不妨也學習一下曹孟德,將所有的耕牛和農具全部收歸國有,再分發給農民使用,土地也集中起來,讓農民們集中居住,集中耕作,同時也命令士兵開始囤田,將士兵的田地放在外圍,農民的田地放在裏麵,這樣可以避免受到敵軍的騷擾。外麵有士兵保護,裏麵的農民可以放心耕種。至於收多少租,我想是不是可以這樣,所有耕地,都收六成地租,如今關中的耕地畝產大約是三百斤,可以規定,如果畝產超過三百斤,隻收四成,這樣一來,農民們肯定專心勞作,使畝產提高,秦軍反而可以收到更多的糧食。”
他頓了頓,又道:“每戶的地租按總畝數來收,比如一家耕地十畝,如果打下的糧食總量在三千斤以上,便收四成,如果不到三千斤,就收六成。”
秦王十分高興:“就按你說的辦。不過這項舉措意義重大,而且事務紛雜,需要大量人手,我這就下旨,你與張儀先生督辦此事,這是舉足輕重的大事,不可等閑視之。秦軍中的一切人力物力,隨你二人調用。”
李岩起身道:“遵旨。從明天開始,微臣就開始督辦此事,一定趕在春播之前,全部落實。”
說到底,李岩還是一個文官,雖然也率兵打過幾仗,可是在他心裏,還是將自己看成一個治國者,俗話說,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他從小就有治國平天下的誌向,此時秦王將半個關中之地都交給他治理了,正好可以曆練一下,秦軍日後還要開疆拓土,在此之前,正好可以牛刀小試一把。
李岩興衝衝地來找張儀,此時秦王的聖旨已經下到了丞相府,張儀沒在府裏,傳旨官直奔吳家老店,知道在此可以找到張儀。李岩與傳旨官在店門口碰上了,二人相視一笑,早聽到店裏傳出的打鬧聲。
原來張儀從秦王府中出來之後,便沒回家,直接到了店裏,正巧倩娘也來到店裏,她是要托吳心藍給弄點名貴藥材。吳心藍這裏來往的人多,客商也多,其中便有不少藥材商人。
眼下秦軍中的藥材采買便交給了老神仙與倩娘父女經辦,這父女二人十分盡心,藥材庫中的各種藥材堆積如山,父女二人忙不過來,便找李敢幫忙,在城中各藥鋪內選了一些藥劑師,幫忙配藥。老神仙特意為行軍作戰考慮,配製了許多諸葛行軍散,專治中暑,還有外傷藥粉,內服的藥水,生肌接骨的藥等等,秦王都來看過,對老神仙讚賞有加。
這次為了配製一些瘟疫用藥,需要特殊的藥材,關中地區沒有,需要向外地采購,因此倩娘才來到吳心藍店裏,讓她幫忙。
吳心藍這裏的熟客很多,來往於中原,東南沿海,甚至雲貴之地的藥材商人也有不少,因此她滿口答應。正事談完了,吳心藍便開起了倩娘的玩笑,問起她的婚事來,倩娘也不示弱,當著張儀的麵,也回敬了吳心藍幾句,其實是調侃張儀,張儀聽不下去,張口理論起來,引經據典,一通歪理,說得倩娘與吳心藍嬌嗔起來,兩個女人扳住張儀要打。張儀見勢不好,圍著桌子奔逃,被吳心藍鉤倒在地,倩娘拿著擀麵杖,照著張儀屁股便打。
此時正是下午,沒到飯時,店裏沒有客人,夥計們都抱著肩膀,嘻嘻哈哈地看熱鬧,就當張儀叫苦之時,救星到了,李岩與傳旨官一並走了進來。
張儀如逢大赦,叫了起來:“李公子,你來得正好……”
倩娘一看李岩,紫漲了臉皮,急忙收手不打,吳心藍也跳起來,拍拍手笑道:“原來是李公子,有什麼事嗎?”
李岩看看張儀,見他滿麵尷尬,皺了皺眉,心想張先生乃是一國的丞相,成天這樣被女人欺負,時間一長,在軍中還有什麼威望,於是便一板臉:“吳姑娘,你知罪嗎?”
吳心藍自打認識李岩起,也沒看到他對自己如此正言厲色過,不由得一驚,說道:“知罪?我有什麼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