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道:“關中一直被咱們占據,朝庭早就有心奪回,隻是一直沒有這個能力,自從熊文燦兵敗之後,關中更是穩固,如果要給官軍一個好處,我看可以想辦法讓他們來收複關中,他們會耍詐,咱們也會啊。”
秦王微笑:“這個辦法人家已經用過了,咱們再用,便是向官軍學步。史可法豈會中計?況且收複關中,事關重大,不是一兩條小計策便得手的,官軍定然十分小心。”
張儀道:“眼下之計,除了與後金軍兩麵夾擊靖邊城以外,可能再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是後金不知何時才會來打靖邊。近日有探報說,後金忙著建國稱尊,我想建國之後,必定要立威,可能會來攻擊官軍。隻是不知他們是攻山海關,還是攻大同和靖邊。”
李岩想了想,突然笑道:“要想讓他們來攻靖邊,也不困難。”
秦王道:“李公子有計了?”李岩道:“算是一個想法,可能也不會管用。”秦王道:“可以說說,大家商議。”
李岩道:“就是那位大玉兒,咱們的人已經回來了,按她的主意,將她的死訊帶給了皇太極,我想既然皇太極已經知道大玉兒就死在三邊一帶,就算作個樣子,也要來攻擊一下三邊的官軍。”
秦王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一時倒忘記了。沒想到大玉兒這個主意,還有如此效用。”
張儀皺眉道:“這計好是好,但是後金軍攻打靖邊,咱們也出兵,百姓們一定會說秦軍與後金軍勾結一處,名聲須不好聽。因為大王說過,咱們絕不能與後金軍結盟。”
秦王道:“這個無妨,等到後金與靖邊的官軍打到兩敗俱傷之時,咱們再出兵,管莊刺虎,一舉兩得。”
眾人稱妙。
秦王道:“告訴潼關的涉懷,留意打聽中原李自成部,與湖廣張獻忠,四川羅汝才部的消息,這三支人馬,與秦軍關係非小。”
旨意還沒下到潼關,涉懷的奏報先到了。
奏報上說,李自成自從一進中原,接連攻下了幾個縣城,人馬發展很快,此時已由原來的幾千人馬,發展到近三萬人,因為這個時候,正是早春二月,青黃不接的時候,百姓們饑餓已久,一看到農民軍前來,為了吃飽肚子,紛紛投到軍中,每天拖家帶口來投奔的,絡繹不絕。
李自成進入河南之後,便將李岩創作的歌謠廣為散播,這首童謠朗朗上口,簡單易學,因此沒過一個月,便傳遍了中原各地,民間鄉下,山村僻壤,到處是一片迎闖王的歌聲。不光流民饑民前來投奔,一直在河南堅持戰鬥的幾支小股農民軍,也前來會師,其中一鬥穀,瓦罐子,小紅狼等人,各帶幾千人馬,使得李自成一下子壯大起來。
人馬多了,膽子也越來越大,一些地方官軍,已不看在眼裏,李自成眼下煩惱的是,此次進入河南,他的雄心已經使他不再為一城一池的得手而興奮,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計劃。
二月初十這天,李自成率領人馬,攻克寶豐縣城,在這裏休整。
當天晚上,李自成召集所有重要將領,在寶豐縣衙中開會,商討以後的計劃。
自從進入河南以來,一直小勝不斷,因此軍中氣氛十分歡快,大將們一個個也都喜笑顏開,相互開著玩笑,李自成在縣衙的院子裏點起了兩堆火,上麵架著兩隻烤羊,另外有燒酒,大將們圍坐在火堆旁邊,一邊用刀子割肉吃,一邊喝著燒酒。
不多時,所有大將幾乎都到了,唯獨缺少郝搖旗。李自成笑罵了一句:“這個搖旗,八成又喝多了,可成,你去叫一叫他。”
穀可成站起來要出門,便在此時,隻聽縣衙門外傳來一聲馬嘶,聲如驚龍,然後便是蹄鐵猛踏青石地麵的聲音。
劉宗敏笑道:“來了,一聽便是剛換的蹄鐵。”李過道:“好馬,確實需要好的蹄鐵,劉叔啊,是不是你給親手打的?”劉宗敏削了李過腦袋一下:“老子的手藝,豈肯輕易拿出來?要是闖王的馬麼,那還可以。”
此時聽到有人咋咋乎乎地道:“劉爺的手藝,就那麼好麼?我還不稀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