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怨王孫4(2 / 2)

張鳳翼與魏百川有交情,又有魏百川的書信,因此心裏早就打定了主意,一聽崇禎問到此事,便道:“史可法原來是洪承疇的部下,我聽說洪承疇對此人極為看重,因此史可法難免便養成了一些驕奢之氣。上一次魏百川大敗秦軍,確實有史可法的功勞,陛下已經將他官複原職,隻是尚不趁他的心意,他有怨言自是難免,但是這一次魏百川進攻關中,我便十分不解,魏百川一向老成持重,很少打敗仗,從不輕易用兵,怎麼這回便敢於孤軍深入,攻打關中呢?看來還是史可法在其中慫恿所致。因此以臣看來,魏百川所奏,應當屬實。”

崇禎道:“那你覺得,朕應當將史可法就地處決麼?”

張鳳翼愣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如果請求崇禎這麼做,擺明是支持魏百川,難免引起崇禎的猜忌,因此他沉吟了一下才道:“這個……陛下聖明,自有決斷,臣不敢多言。隻憑陛下裁處。”

崇禎點點頭:“傳旨,將史可法革去功名,讓他回鄉去吧。”

這已經是額外開恩了,要知道,凡是勾結匪類的官軍,一定會殺頭的。崇禎如此發落,不光是針對史可法,也是針對魏百川,擺明了告訴魏百川,我崇禎也不是好糊弄的,你最好能不負重望,守住靖邊。

張鳳翼知道,自己若再多言,必然引起崇禎的懷疑,於是沒說什麼,退了下去。

聖旨很快傳到了靖邊,史可法接旨之後,立時驚呆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剛剛官複原職,這麼快便丟官罷職,成了一個普通老百姓。

他接了旨,謝了恩,這才站起,看了看身邊的魏百川,更令他驚奇的是,魏百川此時臉上流露出的,不是惋惜與遺憾,而是在微微冷笑,目光中閃出得意的光芒。

原來是他算計了我,可是為什麼呢?

史可法第一次感覺到了人心險惡。他知道,自己在靖邊的日子已經結束,甚自己的仕途,都已經結束。

他不像孫傳庭這樣的名將,在時局危亡之際,朝庭還不得不起用,自己隻不過是個小小的遊擊將軍,大明朝就算亡了,崇禎也不會想到他。

史可法沒有再看魏百川,他懷著一肚子的冤屈與絕望,離開了帥府,一步步回到自己的家。

他的夫人一聽,如同五雷轟頂,幾乎呆了。史可法苦笑著勸了一番,然後夫妻二人開始收拾行裝,離開靖邊城。

史可法走的時候,非常孤單,沒有一個人送他,隻有十幾個親兵陪同,這些人是從史可法從軍便開始跟隨他的,一直忠心耿耿。

除了他們之外,隻有史可法及夫人,還有四個孩子,其中兩個還是收養別人的,十幾匹馬,一輛馬車,走的時候,天降小雨,泥濘難行,史可法回頭看了看靖邊城,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來了。

一行人渡過黃河,進了山西,然後向南而來,他的老家是河南開封祥符縣,此時據說已被李自成占領,不知真假,史可法準備去看一看,再做打算。畢竟,他除了老家,也沒有別的地方可去。

史可法等人剛進入河南,來到安陽附近,這一日正行之間,經過一處亂石崗,崗子不遠便是一座無名之山,正走著,突然聽到左側的密林之中傳來喊殺之聲,聽得甚是清晰。

史可法一驚,暗想,難道是流賊與官軍交戰不成?如果是這樣,我可不能袖手旁觀,雖然我已經罷職,但終究是大明之民,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此時我手下還有十數名士兵,就算為大明盡忠而死,也不枉活在世上一場。

想到此,他喝令停下,命四名士兵保護自己的夫人及孩子,自己帶著十個親兵,縱馬奔入林中,向著喊殺之地衝去。

他們跑出數十步,已經看到林中戰場,仔細一瞧,不是農民軍與官軍,這些人都沒穿號衣,再走近些,這才看清楚,是一夥人圍住了另一夥人,正在廝打。被圍的人約莫七八個,這七八個人圍成一圈兒,護著裏麵的一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一臉的貴氣,穿著也很華麗,但此時已經嚇得容貌失色。

圍攻的人有四五十個,穿著破爛,一瞧便是山賊土匪,看他們的武功,也不成樣子,隻是圍住了亂打。

史可法此時最痛恨這些流賊土匪,他見此情景,一聲令下,手下親兵拔出刀來,向上便闖,在外麵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