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患難見真情3(2 / 2)

便在這個時候,李敢帶著秦軍趕到了。

這天下午,秦良玉正在大帳中養神,忽然有人來報,說北麵五十裏外,來了一支人馬,約有四五千人,都是騎兵,看旗號與服色,不是官軍。

由於秦軍沒有來過四川,所以川軍不認識他們。

秦良玉立刻加上了小心,她已經知道張獻忠派人突圍的事,而派出去的人定是搬救兵的,而四川境內再沒有別的農民軍了,因此張獻忠隻能向漢中的秦軍求救,眼下很可能是秦軍前來解圍了。

因此秦良玉立刻派人去找曾玉,要他嚴守陣營,另外派秦翼明帶五千騎兵,迎了上去。

李定國帶著李敢,來到張獻忠被困的村子之外幾十裏之處,正在前行,突然有斥候來報,前方出現了官軍大隊騎兵。陣中高挑著大將旗幟,上書“秦”字。

李敢一愣,對李定國道:“來的一定是秦良玉了,沒想到咱們剛到,她便親自迎上來。”李定國笑道:“李叔,來的可能是官軍的先鋒秦翼明,他是秦良玉的本家侄子,也是員悍將。”李敢點點頭:“咱們遠來,人家是地頭蛇,不好惹啊。況且此時廝殺,對我不利。”

他傳令三軍,找一處高崗,紮下人馬休息。

李定國不解:“這是為何?”李敢道:“雙方都是騎兵,就要看誰占地利了。高崗之上便於騎兵猛衝。況且四川一向不產戰馬,官軍的騎兵肯定不會太多,無法包圍高崗,必然集結一處,與咱們廝殺。那時候從高處殺下,便大占便宜。”

於是李敢帶領四千騎兵,找了一個方圓幾裏的大高坡,立馬不動。眾人都跳下馬來,讓戰馬休息,士兵將背上的盾牌護在胸前,手中握著長槍,盯著遠處的大路。

果然不一會兒,官道之上煙塵大起,馬蹄聲震蕩大地,無數戰馬向這裏奔來。

李敢此次帶來的都是精兵,作戰經驗豐富,主將沒有下令,這些士兵全部不聲不響,既不吃驚,也不慌亂,甚至都沒有一絲興奮。他們全都冷眼看著衝來的官軍,一動不動。

這才是真正強大的軍隊。雖然沒有人出聲,沒有人動作,但是圍繞著他們的氣氛立時變得殺氣騰騰。

李敢也看著越來越近的官軍,看著這些人馬的規模,大概有五千人,心中便有了底。等到官軍離高崗隻有兩箭之地了,他這才吩咐:“弓箭手準備,盾牌遮護。”

要說弓箭手,四千騎兵之中至少有一半,而且每個士兵身後都帶著鐵盾,李敢清楚,此次解圍之戰,他的人馬不多,最好是奇襲,因此弓箭最為重要,所以他挑的大多是箭法好的士兵。

聽到將令,前麵幾排的秦軍跳上馬背,挺起盾牌,前麵的人護住身前,後麵的人護住頭頂,兩邊的人護住兩側,整個秦軍軍陣立時變成了一個烏龜殼似的防禦架式。在這些人中間,一千名弓箭手張弓以待。

李敢在中軍之處,冷眼瞧著官軍越來越近。

秦翼明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麵,他早就看到了秦軍占據了高坡,結成陣勢,等到自己率領的人馬已經離秦軍不到一箭地時,他下令放箭。

無數勁箭掛著尖銳的呼嘯之聲,落入秦軍陣上。但是都被鐵盾擋住,秦軍陣中響起了一陣當當當的聲音,如同密雨連珠一般。

李敢命軍士還射,官軍也用盾牌擋住,雙方射箭的效果都微乎其微。沒有多少人被射殺.

眨眼之間,秦翼明便帶著人馬衝到高坡之下,他抬頭看了看坡上,發現秦軍陣形嚴整,鐵槍從盾牌陣中伸出,如同刺蝟一般,極難衝進去。而且自己如果進攻,乃是仰攻,戰馬跑不起來,威力會減小多一半。

他也是騎將,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他一揮手,率領手下人馬退出幾十步,然後命人罵陣。

秦翼明的意思,是想誘李敢衝下坡來,雙方混戰一場,秦軍遠來,人馬一定已經疲憊,而自己的人馬則是休息了好幾天,以逸待勞,此戰定可獲取。

但是李敢又豈會上他的當。

多年的作戰,以及李敢常常跟隨在白起王翦身邊,對於戰局的判斷,李敢已經很有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