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新兵也是如此,這些人打惡仗不行,打這種追擊戰,卻是很合適的,他們來了興頭,比那些老兵們衝得還猛。
孫傳庭帶著三四萬騎兵,衝開血路而走,想要回奔大營,喘息一下,立定腳跟,然後收拾潰兵,與農民軍再戰。但是李自成已經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不到一個時辰,孫傳庭便回到了自己的大營,此時大營中有左良玉的部將惠登相把守,按理說不成問題,可是惠登相也有些大意了,因為孫傳庭調左良玉出擊,惠登相也派人前去探聽,一聽說官軍已經把農民軍打得大敗而逃,李自成連大營都棄了,認為此仗已經得勝。
因此他在營中先擺開了慶功酒,與部下們喝得正高興之時,突然聽到遠處一陣大亂,惠登相以為是孫傳庭得勝歸來,也沒在意,可是不多時,便有守營小校前來稟報,說有無數官軍逃進大營,看起來十分狼狽。
惠登相一驚,急忙出帳一瞧,正好看到孫傳庭與高傑等人氣極敗壞的跑來,他還沒有見禮,孫傳庭便緊急傳令,讓他率人馬堵住營門,一定要擋住農民軍的進攻。
此時大營中的官軍士兵們大多已經睡下,有的還在喝著酒,急切之間哪裏能夠組織起來,惠登相勉強點起了四五千人馬,可是還沒到營門,農民軍就在李自成的指揮之下,數萬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衝進了大營。
惠登相的幾千官軍一瞧,無數農民軍騎兵殺了過來,立時駭散。惠登相也很機靈,一看這個形勢,知道孫傳庭大勢已去,大營肯定是保不住了,因此他帶著自己的親兵,穿營而過,向西方逃去。
孫傳庭得知農民軍攻入大營,立時在鐙中跺腳,知道已經不可能守住了,此時不走,性命難保。他倒不是怕死,隻是這一仗敗得窩囊,他不服氣,眼下需要保得性命,以後收拾人馬,再與李自成決戰。
因此孫傳庭帶著高傑等將,率領著三萬多騎兵,向北而逃,直奔黃河而來。
他知道,眼下能夠阻擋李自成的,隻有黃河了。
李自成得知孫傳庭逃走,立刻命劉宗敏與李過帶人馬緊緊追趕,自己先去占領官軍大營。
這個時候官軍的大營之中也是火光衝天,官軍四散而走,完全成了一場潰敗,農民軍占領大營,並沒有受到多少抵抗。
不多時羅汝才也率軍來到,李羅二人吩咐人馬,撲滅大火,以後便以官軍的大營作為自己的基地。
劉宗敏和李過帶了數萬騎兵,在後麵緊緊追趕孫傳庭,一路上殺死了許多官軍,但是終究沒有追到孫傳庭。
高傑,左光先,曹變蛟,楊文嶽等將與孫傳庭一起來到黃河邊上,這裏有孫傳庭上次渡河之時留下的船隻,因此官軍開始渡河。
因為後麵劉宗敏追得太急,嚇得這些官軍爭先恐後地向船上擠去,戰馬肯定是顧不上了,不少人被擠落河中,順水漂走。孫傳庭與眾將登上大船,他站在船頭,抬眼望去,不由得淚水長流。
隻見河邊一派淒慘之景,官軍們為了搶先渡河,不惜拿刀對砍,許多船隻滿載了官軍,卻開不動船,因為河中有不少官軍上不去,用手攀住船舷,而船上的官軍則用刀亂剁,剁下無數手指,血濺船頭,慘叫之聲驚天動地。
等到劉宗敏殺到河邊之時,天光已經大亮,孫傳庭開船遠去,隻帶走了一萬多人,留下了兩萬餘官軍,一部分被逼下河去淹死,別的沿著河邊潰散逃走。無數戰馬被扔在河邊。
劉宗敏望著滔滔的黃河水,冷笑一聲,對李過道:“算他命大,這次先放過他,以後再拿他的腦袋。”李過道:“孫傳庭這一敗,朝庭就再也沒有人敢來開封了吧。嘿嘿,河南已經是咱們的了。”
二人收拾了河邊的戰馬刀槍,回歸大營。
這一仗被稱為柿園之役,因為官軍的軍糧不濟,開封四周有不少柿子林,官軍常常采摘青柿充饑,因此故稱。
以孫傳庭為統帥的十餘萬官軍先勝後敗,被李自成與羅汝才擊潰。孫傳庭隻帶了一萬餘人逃過河北。從此民間爭相傳揚,說河南之事,朝庭已經不可複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