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2 / 2)

孫傳庭料想,崇禎的內心也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定要找替罪羊,賀人龍無疑是最合適的,隻要搬出此人,連朝中言官們,都無話可說。

果然,聽了孫傳庭的話,崇禎長出口氣,哼了一聲:“此等賊臣,屢次壞我大局,留之何用。朕必斬之。”

孫傳庭急忙道:“陛下不可操之過急,賀人龍是陝西人,臣聽說他與李自成軍中的人多有關係,如果下旨到他的軍營,臣擔心會逼反他。”

崇禎點頭:“以愛卿之見,應當如何處置?”

孫傳庭道:“如果陛下相信,臣可以妥當處之,將軍中情緒壓製下來,不使手下軍兵反亂。”崇禎道:“好吧,此事朕就全權委你處置。”

說完了,崇禎跌坐在龍床之上,手撫額頭,沉重地說道:“經此一敗,河南之局,已經無力回天了。愛卿就算重整人馬,也需要時日,以你之見,開封還有救麼?”

孫傳庭沒有立刻回答,他想了片刻,這才道:“陛下,微臣此次雖然戰敗,人馬損失無數,可是陣亡之軍士並不太多,相信隻要收集散兵,還可複振。況且左良玉等將手下,猶有重兵,隻要陛下給臣半年功夫,一定可以聚集十萬人馬,再圖進取。河南之局,還可挽回。”

崇禎微微有了點精神:“可是開封能支撐半年麼?朕近日聞報,闖賊已經聚眾五十餘萬,大兵直指開封,團團圍困,如果日夜不停地進攻,開封城能守多久,令人憂心。”

孫傳庭道:“這個陛下不必過於擔憂,臣已經探明,李自成與羅汝才的人馬到了開封城下,並沒有進攻,看他們的意思,也是擔心開封守衛過於嚴密,貿然進攻,會傷兵損將。眼下他們采取的是圍困之策,而開封城中的糧草,支應半年,沒有任何問題。”

崇禎這才點頭:“那就好,那就好。不過此次戰敗,雖然是賀人龍等將的臨陣逃脫所致,愛卿做為主帥,也必然要受責罰。”

孫傳庭道:“臣願領任何責罰。”

崇禎道:“那就免去你六省總督之職,隻任河南與直隸巡撫,兼領軍務吧。”

孫傳庭謝了恩,又領了崇禎密旨,這才出宮而去。

不幾日,崇禎下旨,免了孫傳庭的總督之職,令他改任兩省巡撫,專一操練人馬,準備殺回開封。同時又下旨給賀人龍,居然稱讚他在兵敗之中,整軍撤出,不失人馬,有名將之風,還給了些嘉獎。升他為河南總兵,歸孫傳庭節製。

孫傳庭回到自己大營,立刻召集眾將,同時下令給賀人龍,讓他立刻前來會師,有要事相商。

賀人龍本來十分擔心,孫傳庭打了敗仗,做為手下將領,肯定都要受責罰,沒想到過了幾天,竟等來了升遷的旨意。賀人龍這才放了心,然後他收到了孫傳庭的將令,讓他移師去臨漳,共商討敵大計。

於是賀人龍立刻收拾人馬,渡過黃河,來到臨漳。

孫傳庭親自出轅門迎接,一路上拉著賀人龍的手,不住稱讚他治軍有方,在如此敗仗之下,還能保得人馬不失,以後東山再起,殺回河南,還要依靠他的人馬。聽得賀人龍哈哈大笑,連說不敢。

可是進帳之後,賀人龍立刻覺得不妙,帳中排了兩隊刀斧手,兩邊眾將一個個麵色凝重,一言不發。

沒等賀人龍反應過來,孫傳庭回歸帥案,取出密旨宣讀:“賀人龍接旨……”

賀人龍急忙跪倒,心中七上八下,不知高低。隻聽孫傳庭讀道:“總兵賀人龍,枉顧天恩,不思報效,於朱仙鎮之役中臨陣脫逃,致使傅宗龍督師陷沒於敵陣,又在開封之戰中不顧大局,率眾先潰,令剿賊大業功虧一簣,所謂貪生之將,不得統軍,畏死之人,不得臨陣。賀人龍深受國恩,委以兵權,然毫無進取之意,或有通敵之嫌,深負朕心。故令巡撫孫傳庭將之收捕,立斬不赦……”兩邊刀斧手立刻上前,將賀人龍按在地上,捆了起來。

賀人龍聽了,氣得咬牙切齒,當眾大罵:“好個小兒孫傳庭,你打了敗仗,不承擔主責,倒來栽害給別人,老子拚了性命與闖賊死戰,到頭來卻被你讒斃,老子不服,就算死了,也不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