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張獻忠就在四川,離著漢中太近了,一旦他完全占領四川,那麼漢中的秦軍就處在其威脅之下,尤其此人手下已經有了數十萬人馬,不可不防。
雖然李敢與張獻忠是結義兄弟,但是亂世之時,人心叵測,何況張獻忠一向狡詐,反複無常,天知道他什麼時候會不顧情義,揮師前來進攻。因此秦王頗有些擔心。
他本想調李敢回來,但是覺得尚不是時候,有李敢在,張獻忠一時應該不會撕破臉,甚至在漢中被官軍攻擊之時,張獻忠還可以助上一臂之力。
因此秦王隻是給李敢回了一道旨,令他嚴加操練人馬,務必保持境內穩定。
這個時候秦王最關注的,還是李自成的動向。
自從李自成從開封撤軍,來到洛陽之後,在洛陽城中及周圍縣城穩定住了腳跟,一方麵廣招人馬,一方麵改革軍製。動靜很大,弄得朝庭十分惱火,卻又無可奈何。想要去討伐,沒有這個力量,不管闖軍吧,朝庭顏麵何在?因此崇禎一再催促孫傳庭,要他等到人馬齊備之後,再次進入河南,與李自成決戰。
如果說與李自成對陣尚有勝算的話,整個朝庭隻能依靠孫傳庭。此時孫傳庭經過兩三個月的招兵,手下再次有了三萬多人馬,如果他調來高傑,楊文嶽,左良玉等將的話,也不下十萬人馬。但是上一次的失敗,給了孫傳庭很大教訓,在沒有五成把握之前,孫傳庭絕不輕易動兵。
雖然沒有動兵,但是孫傳庭給崇禎上了一份秘奏,說明自己的意思,他要離間李自成與羅汝才,讓賊兵內亂起來,這樣會大大消耗掉敵軍人馬,不費一刀一槍,可得大勝。
崇禎見了奏章大喜,立刻下旨令孫傳庭火速施行。
其實這也是孫傳庭的緩兵之計,他要用這條計,來拖延闖軍的發展和進軍,趁著這個機會,使官軍有喘息之機。如果這個時候李自成率軍渡河殺來,自己是萬萬敵不過的。
武的不行,就來文的,文的不行,就來陰的,孫傳庭雖是文官出身,但是一計比一計狠,一招比一招辣。
他立刻派人去河南找到謀士顧童,讓他按計而行。
這個時候顧童已經前去投靠了羅汝才,要說他的膽子也比天大,說降射塌天之後,居然還敢第二次進入農民軍的陣營。
這要感謝射塌天,當年顧童入營時,射塌天沒有讓別人見到他,隻是自己的幾個親兵,而且此次前來羅汝才軍中,顧童改了名字,自稱黃州陳生,就是姓陳的書生,來投羅汝才麾下。
他並沒有直接找羅汝才,而是投到了他一員部將的帳下,此時羅汝才也命人在河南廣招人馬,各員大將都可以招兵。他看到李自成得了宋獻策和牛金星,身邊有了能人給出主意,就好像劉備得到了諸葛亮一樣,非常羨慕,於是命令自己的部將招兵時,隻要來投奔的是文士,一定要重看,一定要親自與他們交談。
顧童自稱陳生,來到這員部將的帳下,與招兵軍官一談,說自己有蘇秦張儀之口才,那軍官不敢怠慢,立刻引見給此部將。
這部將與顧童坐談了一番,立時十分佩服,便推薦給羅汝才,羅汝才見過之後,也很佩服這位黃州陳生,於是封為參軍,參與掌管軍務。
幾天之後,顧童找到羅汝才,把別人請出去,兩個人在帳中密談。羅汝才不知何意,便問:“先生如此隱密,有什麼大事麼?”
顧童故做憤慨狀:“將軍可知道,闖營之中有不少人,用劣馬偷換我營好馬麼?”
羅汝才聞聽,歎息了一聲:“原來是這個事,我豈能不知啊?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事,為了幾匹馬,壞了兄弟間的義氣,犯不上。”
顧童哼了一聲:“這可不是幾匹馬的事,眼下闖營勢力越來越大,人馬不下三十萬,而您的人馬,隻有不到十萬,要知道,大敗孫傳庭時,如果不是羅帥您急中生智,丟棄財寶以引誘官軍,哪有後來的反敗為勝。這可倒好,您的主意打了勝仗,好處全讓李自成得了去,此時他的名聲遠遠壓過您,他是奉天倡義大元帥,您才是個大將軍,顯而易見,位子在他之下了。”
羅汝才臉色陰了下來,長出一口氣:“話是不錯,但是……但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那些戰馬也不是人,模樣長相都不一樣,拉走了還可以要回來,這些戰馬……”
顧童一笑:“您要聽了我的,以後管保不會再丟馬,就算丟了,也能很順利地找回來,而且他闖營還沒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