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道:“當年我與魏軍決戰,魏軍有重裝戰車,威力要比如今的騎兵大得多,雖然笨重,可是四匹馬一起衝,威力很大。就是這樣的戰車,也沒有能夠衝破我秦人軍陣,最後斬首二十四萬,魏人從此元氣大傷。我就不信,左良玉的散亂騎兵,可以比當年魏軍重裝戰車厲害。”
他頓了頓,又道:“這幾年以來,我在關中大造軍械,其中就包括了不少戰陣所用的兵器,到時候你就看熱鬧吧。”
見眾人都不再有異議,白起下令,全軍四萬八千人馬,留下一員副將,率五千人守大營,看守戰馬,並給這員副將下了一道密令。
餘下人全部當作步兵使用,仍以王豹為先鋒,率軍一萬在前,李岩率領兩萬人在左,白起自率一萬三千人在右,各路人馬之間,相隔不到兩裏路,可以呼應。
四萬餘人帶齊了器械,一起進發,向昭平台而來,路上聲勢浩大,玄旗蔽日,塵土遮天。無數兵器在陽光下閃著寒光,軍容很盛。
此時的左良玉,已經接到斥候的稟報,得知白起已經到了,也不敢大意,派出探報多次打探,而這天一早,有人來報,秦軍已經全軍整裝,向著官軍大營方向而來。
左良玉紮營的地方,離昭平台不遠,這裏也是他選定的決戰之處。
就在他率人馬來到這裏的時候,便已查看過地形,左良玉也覺得,昭平台這塊地方,正好適合大軍作戰,於是他也做了一番準備。
為了防止秦軍的騎兵衝擊,左良玉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一旦上陣,他便以五千騎兵在前,另外五千騎兵護住兩翼,這是用來保護步兵的,而那些步兵,則多以火槍兵和弓弩兵為主,埋伏在騎兵後麵,萬一秦軍騎兵衝過來,就射擊秦軍的後隊,他要用遠射的辦法,將秦軍騎兵分割開來,後麵的人馬衝不上來,自己的騎兵雖少,但仍可以頂住。
隻要頂住了秦軍騎兵,自己的四萬步兵就可以從兩側包抄過去,以步步為營的戰法,一步步縮小包圍圈,最後迫使秦軍後退。
而昭平台的前後是溝穀,兩側是河流,秦軍被壓迫之後,肯定會退入溝穀,那時候便可以居高臨下,用密集的弓箭,將秦軍射殺。
因此左良玉的戰法便是先頂住秦軍騎兵,形成僵持的局麵,然後以步兵將秦軍壓製,使其後退,一旦將秦軍逼入溝穀之中,便穩操勝券。
此時一聽白起已經壓過來了,左良玉立刻點兵,全軍出擊,迎著秦軍而來。
兩軍加在一起,將近十萬人馬,眼看就要暴發一場空前的大戰。
這是秦軍自複生以來,從未打過的大仗,惡仗,這一仗的結局,將直接決定河南的局麵。秦軍勝了,則在中原進退自如,有縱深可以發展,若是敗了,則中原地區再也占不住腳,隻能退回關中,元氣大傷之下,再想殺進中原,不知還要幾年。
因此秦王才派白起親自出馬,看得出來,他對這一仗極為重視。
白起更不必說,他自從在長平一戰,坑殺四十萬趙軍之後,一直到死,再也沒有指揮過戰鬥,複生之後,打得仗雖然不少,可沒有這麼大的規模,在他看來,數萬,數十萬人馬的廝殺,才是真正體現其能力的時候。
兩軍對頭開進,幾乎同時到達了昭平台,同時看到了對麵遠處那遮天蔽日的塵土。
左良玉率領一萬騎兵,正在開進,突然前麵跑來一個斥候,向他稟報:“稟將軍,秦軍已經接近,隻在十裏之外,不過,不過……”左良玉一愣:“不過什麼?快說。”
斥候道:“不過小人看秦軍的人馬,並沒有騎兵,好像全是步兵。”
左良玉喝道:“不可能,前幾天探報不止一次的稟報,秦軍至少有兩萬騎兵。難道白起沒有帶上來麼?還是改道去了別的地方,想要突襲我軍?”
斥候道:“小人已經看過了,方圓十裏之內,沒有別的秦軍人馬,而且小人覺得,前麵來的秦軍,怎麼也不下三四萬人。”
左良玉一皺眉,他吩咐人馬緩進,然後喝令搭起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