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古今幾人曾會4(1 / 2)

因為事先已經商議定了,所以張儀隻是簡單瞧了瞧,便笑道:“你們皇帝可真是大手筆啊。這教我們怎麼敢當呢?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嘛。”

顧童一聽,便知道事情可成,於是笑道:“秦王多年以來,鎮守關中,百姓們安居樂業,無人跟著流賊造反,這豈不是大功?丞相不要推辭,這些小小薄禮,隻是略表我家陛下誠意罷了。”

此時秦王才道:“如此,先生可以回複你家皇帝,雙方聯手,共禦外敵,乃是對我們兩家都有利的事,孤便答應下來。先生且在驛館小住一時,等孤親寫手書一封,交由先生帶給孫閣老。”

顧童大喜:“如此,晚生幸不辱命,多謝大王。”

送走了顧童,秦王命李岩寫了一封回信給孫傳庭,表達了同意聯盟的意思,顧童在西安隻住了一天,便趕回太原去了。

秦軍與孫傳庭聯手的消息,很快便傳開了,不多時便傳到李自成的軍中。

此時的李自成已經率領三十萬人馬,退回了洛陽。自從在北京稱帝之後,李自成采納了宋獻策的建議,放棄了直隸,一直退過黃河,回到洛陽。

宋獻策考慮到直隸的地形對於清軍騎兵十分有利,而一直以來,能與清軍正麵野戰的,隻有關寧鐵騎。可是這個時候,所有的關寧鐵騎一部分在鬆錦之戰中陣亡,另一部分都在吳三桂手下,也投靠了滿清。

天下兩支最凶悍的騎兵,都在清軍那邊,大順軍雖然人多,騎兵卻不多,因此在華北一望無際的平原中作戰,太過吃虧。因此宋獻策建議退過黃河,以黃河天險來擋住清軍進攻。

李自成回到洛陽之後,分出一部人馬,鞏固了周圍的縣城,大順軍重新將大半個河南掌控起來,除了南陽等幾個縣在秦軍手中之外,其餘的地方都控製在大順軍手中。

自從開封被淹之後,整個河南,李自成最重視洛陽城。因為這裏地形複雜,山川交錯,河流縱橫,西麵是秦嶺,東麵是嵩山,北麵是黃河,南麵是伏牛山,曾經是九朝古都,易守難攻。

所以回到洛陽之後,李自成便大力經營,將它做為自己大順國的都城。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李自成要在這裏,擋住清軍進攻。

清軍雖然凶悍,但是洛陽周圍地形複雜,不利於大隊騎兵衝擊,又有堅城做為後盾,因此李自成準備在洛陽與清軍決一死戰。

但是正當他秣兵厲馬之時,突然傳來消息,秦軍與孫傳庭結成聯盟了。

李自成深感事關重大,立刻請來諸位大將與謀士商議。

眾人也都聽說了,此時議論紛紛,李過與郝搖旗最是性急,一早就叫開了:“秦軍這是牆頭草啊,看咱們敗給了清軍,立刻甩開咱們,和孫傳庭聯手,太不仗義了,等咱們收拾完了滿人韃子,一定和他們算帳。”

“對,先把南陽奪過來,把河南的秦軍統統趕回關中去。”

田見秀看了他們一眼:“先別急嘛,咱們得想想,秦軍為什麼要和孫傳庭聯手。”

劉宗敏也道:“對啊,我聽說這一次是老孫派人去關中麵見的秦王,送了重禮,秦王於是答應與他結盟,但是我想秦軍不可能見錢眼開,肯定還有自己的打算哩。”

牛金星道:“正是,秦王連同手下的張儀,李岩等人,都是智謀之士,能與孫傳庭聯手,隻說明一件事,他們都有聯手的必要。”

宋獻策道:“說到底,孫傳庭是為自己少一個敵人,而多一個盟友。他雖然在山西立了朱慈炯為帝,可是承認的人沒有幾個。連南邊的明朝都指責他擁立的人是假的。因此孫傳庭相當孤立,這個時候尋找同盟,理所當然。”

牛金星道:“是啊,而孫傳庭是不會與我們聯手的,也不會與清軍聯手,所以他周圍的勢力,就隻剩下了秦軍。”

李過道:“孫傳庭派人去關中,請求與秦軍結盟,這個我理解,可是我不明白的是,秦王為何會答應,他不是一直都想著殺進山西麼?”

李自成道:“秦王之所以答應,那是因為他想借著孫傳庭的地盤,擋住清軍。”

牛金星道:“陛下所見極是。”

此時眾人對李自成的稱呼已經變了,畢竟稱帝之後,李自成已經是名義上的皇帝,不能再像原來那樣隨便了。

李自成又道:“秦軍雖然逐步強大起來,可是與我們這幾家比起來,還是大大不如。清軍此時得了吳三桂的人馬,手中又有洪承疇,多爾袞等名將,實力更不可小視。秦軍已經感覺到了威脅,與孫傳庭聯手,隻不過是兩支最弱小的勢力,合起夥來,對抗較為強大的勢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