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賽兒急得頭上冒汗:“大王,您的這些好處,都是眼下的,不是長遠的,更不是戰略上的。孫可望那些將軍們看不透,您應當將眼光放遠一些,為了日後的大業,我勸您還是三思而後行吧。”
張獻忠長長吐出口氣,看得出來,他的努力壓製著心頭的不快,最後他眼珠轉了轉,突然哈哈大笑,起身來到唐賽兒身邊,非常鄭重地道:“好,我就答應你,好好思索一番,不急著稱帝。”
唐賽兒這才鬆了口氣:“大王能這樣想,我就放心了。”
可是唐賽兒萬萬沒有料到,她回去之後,張獻忠沒有半點猶豫,緊接著就命人在成都城外築壇,名為天授壇,然後選了吉日,幾乎一刻也沒耽擱,就在成都稱了皇帝。
唐賽兒聞聽,氣得火冒三丈,她想再去勸說張獻忠,可是這一次張獻忠連她的麵也不見了,唐賽兒去了兩次,都被擋了回來,說是大王身體不適。唐賽兒知道,這一次是勸不住了,因此隻得苦笑幾聲,就此做罷。
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西,緊接著便冊封百官,為了顯示自己是個重信義之人,他還是封唐賽兒為丞相,封她兄弟唐虎為偏將軍,然後封了四大將軍,孫可望為安西將軍,李定國為征東將軍,劉文秀為平南將軍,艾能奇為衛北將軍。
封完了自己人之後,張獻忠又開始在四川開科取士,招攬人才,又從百姓們的口中知道了一位蜀中智者,名叫潘獨鼇,此人原是湖北人,據說很有頭腦,也招了過來,在自己身邊,擔任謀士。
潘獨鼇一來,與張獻忠談了幾次,張獻忠大為高興,立刻拜他為吏部尚書,參與政事。
唐賽兒看得清楚,這位潘獨鼇先生是張獻忠的後手,表明張獻忠已經不再完全信任自己,甚至已經做好了沒有自己之後的打算,隻要她不在了,潘獨鼇便是大西國的丞相。
對此,唐賽兒沒有任何表示,她心裏清楚,自己和兄弟唐虎,對張獻忠來說隻不過是個外來的投奔者,不是他的心腹,打天下的時候可以依靠倚重,而此時唐賽兒的話,張獻忠已經聽不進去了,伴隨而來的,便是疏遠與猜忌。
唐賽兒甚至有些後悔當初離開秦軍的決定,她沒想到張獻忠會變得這麼快,僅僅占了一個四川,便狂妄自大起來。
正在這個時候,李定國傳來消息,秦王派李岩出使,已經進了夔門,很快便要到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