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大為驚恐,因為照這樣下去,他的巴中便成了一塊孤地。而白起絕不會放過自己,本來以為逃進四川,便是回了家,結果此時他發現,原來自己的家並不是家,而隻不過是一間租來的房子,那些本地百姓才是戶主。
這個時候,孫可望開始有些絕望了。
自己這兩萬來人,何去何從,令他如坐針氈。
投降秦軍,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白起連張獻忠都不放過,何況是自己這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敗軍之將。
自立為王?也不大可能,自己部下隻有兩萬人,而且已是驚弓之鳥,隻要秦軍一來,根本不堪一擊。
看起來眼下隻有一個出路,那便是去投靠李定國。
可是他與李定國素來不太和睦,此時李定國部下擁有二十餘萬大軍,更不會將他放在眼裏,自己去了,李定國必定不會交出兵權,弄不好還會來個斬草除根,因為自己的威望還在李定國之上。
因此孫可望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他把部將們找來商議,大家有的同意去投李定國,畢竟都是大西軍的,可有的人不同意,那些不同意的,大多是與李定國有過節的。
最後大家還是看著孫可望,聽他拿主意。
孫可望沉吟良久,才道:“咱們去湖廣。”
部將們一愣:“還是去投李定國嗎?”孫可望搖頭:“不能投李定國,我若投去,他必殺我。”部將問道:“那麼說……將軍您想……投左良玉?”
孫可望還是搖頭:“也不能投左良玉,咱們與左良玉過節太深,是死對頭,我父皇一死,咱們立刻便投官軍,太不仗義,天下人會罵咱們軟骨頭,所以也不能去投左良玉。”
部將們不明白了:“將軍,咱們既不投李定國,也不投左良玉,那去湖廣幹什麼?”
孫可望這才將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我們先順江東下,名義上去投李定國,李定國一定不會阻攔,等我們到了武昌附近,突然改變方向,棄船登陸,然後去河南,投李自成。”
部將們這才明白:“原來將軍是想投李闖王啊。”
孫可望道:“不錯,我與闖營的幾員大將關係都好,而且此時李闖王占的地盤很大,人馬卻不多,咱們去了,正好為他所用,而且我父皇與李闖王關係素來親密,於公於私,李闖王都會熱情接納咱們。而我們投進闖營,名聲上也不會受任何損失。”
大家一聽,都紛紛點頭同意。
孫可望沒有半點遲疑,立刻整頓人馬,向長江而來,幾天以後,他的人馬在長江邊上集結了船隻,然後離岸上船,直奔武昌而來。
再說說李定國,自從與左良玉開戰以來,直到秦軍打進四川的消息傳到,李定國一直脫不開身。大敵當前,他不敢全軍撤退,那樣做的後果,隻能是左良玉趁機追殺,自己一敗塗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