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君臣生隙(1 / 2)

就這樣平平靜靜,過了兩年多。但其實說平靜其實也不平靜。

君玉能感受新皇對他們家的恩寵,真是遠不如先皇。且不說,平日大小節日,什麼禮都不送了。而且就連春節也是不聞不問。

好歹他父親也是為國建過大功的人,居然這樣對待。別說了君玉覺得難以忍受,就連王匡心中都不是滋味。

要說新皇倒底年輕,他籠絡人心的手段,怎能與他父親相比?

而君玉發現父親這幾年,會經常生悶氣和悶酒。聽母親說是,跟皇上經常起爭執,雙方都鬧得很僵,都下不來台。

但這種事情,也不是君玉能管的了。他最多寬慰父親幾句。

原來這皇帝漸漸長大,逐漸有了自己的心思。再也不是那個任人擺布的小玩偶了,他開始有了對權利的渴望,雖然他現在也不過十七歲而已。可他開始擔心王匡日後會一人獨霸大權,奪了他的皇位。

他開始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所以與王匡慢慢有了爭執,而且日益激烈。

而且這一次,在宰相人選之事,他們的爭執堪稱最為激烈。

這一天,在禦書房中。

“陛下,李宗周此人不可立為宰相。”王匡誠懇地勸誡道。

“為什麼,皇叔(王匡是先皇的義弟,所以新皇稱他皇叔。)?朕不明白,此人確有才幹,為什麼不能擔當宰相大任。”

“先帝在時,常常對臣說,李宗周,此人雖有才幹,但野心極大。絕不肯屈居人下。先帝所以才遲遲不肯提拔他。讓他隻做個閑官。陛下,要是讓他做了丞相,時間一久,他恐怕不甘於做一個丞相。”

“他不甘於做宰相,難道還想做皇帝不成?”

“這個,臣不敢直言!”

“放肆,王匡,你屢屢與朕作對。前番,太極殿年久失修,居然都漏雨了。朕想太極殿,曆時已久。便想修建一座新宮殿,你拚命反對。說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主張重修太極殿。好好好,朕準了。後來,朕想外出遊曆一番,看看這大好河山。你又說朕鋪張浪費,排場豪華。好好好,朕也準了。再後來朕的愛妃麗妃,她說宮中無甚好花石,想重修下禦花園,再用些奇花異石,裝點一下。朕便下旨到民間搜羅些奇花異石,當然是買進來,並非強占。你還說不行,說官府隻會以低價購進,百姓定會民怨沸騰。害的麗妃,沒少在朕麵前鬧。半個月,都不曾理朕。”

“現在,朕要提拔李宗周,你還反對?這是孟家天下,還是王家天下?”

“臣惶恐至極。臣反對陛下的意思,全是一片愛國之心,別無他意。”

“你給朕下去,沒有征召,不要再來上朝了。”

王匡回到家中,君玉一看臉色,就知道情形不好。

“爹,你怎麼了?”

“哦,沒事,沒事,爹有點累了。想回房,休息一會。”

王匡心中不斷思量,皇帝確實逐漸大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才會不斷與自己起摩擦。這次,居然直呼自己的名諱,顯然是真生氣了。平日裏,再怎樣生氣,也會稱一聲皇叔。可今日他聲色俱厲地喊自己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