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畫冊,上記錄了他們的點點滴滴。他們的喜,他們的悲。他們樂,他們的愁。更重要的是記錄君玉的情。
就在君玉和子蘭,還悠閑地書信敘相思之時。關外,大秦的百萬雄師,已經浩浩蕩蕩地殺了過來。
紫禁城裏,小皇帝美夢正酣,卻被八百裏的加急文件驚醒。原來,是關外大將鍾信告急的文件。
打開一看,小皇帝不由心驚。上麵說,大秦發兵百萬,黑雲壓城。猛攻三川關。來勢凶猛,關外多處土牆多有損毀,將士死傷慘重。城中糧草又偏偏不足。請朝廷火速發兵相救。
小皇帝越讀越心驚,額頭上出了一頭的豆大汗水。他實行的一直是守外虛內的政策,所以,關外是他最堅固的一道屏障。一旦打開關外大門,便再無險可守。大秦鐵騎必可勢如破竹,長驅直入。
他才多大呀!不過一個十七歲的小毛孩而已。剛剛即位不到三年,便遇到這種關係國家存亡的大事。他哪能不心慌?
他趕緊讓人打了盆涼水,擦了擦麵上的汗水。這才慢慢冷靜下來。他一麵讓人去請李宗周,又一麵讓人請王匡。
李宗周身兼丞相要職,足智多謀,而王匡卻是軍中戰神,戰無不勝。別看,小皇帝平時不怎麼待見王匡,但如今已是危急時刻。他心裏清楚,大蜀最能打的,恐怕隻有王匡了。他就算再怎麼拉下臉,都要請王匡。除非他皇位坐膩味了,想白白送人了。不過,顯然,他還沒有那麼慷慨。
就這樣,王匡便再一次被連夜招進宮。每一被連夜,招進宮的時候,王匡就知道一定是有大事發生了。但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這還不好說。
王匡滿懷惴惴不安之心,入了宮圍。整個紫禁城沉浸在黑暗之中,仍有幾處,隱隱有些燈火。
將入在城門口之時,王匡與李宗周碰了麵。
“李丞相,這是做甚去?”
“哦,是大將軍呀!你也來了!皇上,連夜召我入宮,隻說有要事相見,不知有何要事?”李宗周雖然心裏恨毒了王匡,但臉上卻一直賠著笑。說他是笑麵虎,其實一點也不過分。
“既然這樣,那我們趕緊走吧!”
“大將軍,你也是受皇上之邀嗎?”
“當然。估計這回不是小事,我們快走吧!”
一位皇上親信的公公將兩人領到燈火闌珊的宣政殿。
“二位大人,皇上就在裏麵,請吧!”
兩人推開宣政殿的大門,小皇帝正在龍椅上讀那八百裏加急文件。
“微臣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兩人雙雙跪下。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
小皇帝正要說,出大事了。又想起王匡平日教他的,國君,就要有國君的樣子。就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麋鹿興於左而不瞬目。所以萬萬不自亂陣腳,一定要處變不驚。國君是一國之主,如果國君都慌了,亂了,你讓其他人怎麼想,怎麼做?國君,一定要給人感覺穩重可信,總是胸有成竹,勝劵在握,行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樣子。
所以,他趕緊收了話語,才自如地笑著說道:“關外,出了點小麻煩。”
說著,將加急文件遞給二人傳看。
兩人傳看之後,才發現邊關出了大事。但對小皇帝的反應,兩人都有些吃驚。沒想到,麵臨如此大事,皇上還能如此談笑自若,看來皇上真的已經成長了不少。
“兩位愛卿,可有良策?”
二人思索了一陣,李宗周首先開口。
“大秦帝國,幅員遼闊,帶甲百萬。絕不可以一國之力,與之硬拚。但要退大秦百萬雄獅,其實不難。”
“不難?朕洗耳恭聽。”
王匡亦道:“願聞高見。”
“我大蜀一向與狼戎交好。可以許以重利,令他們,從西側直攻大秦都城。大秦近乎舉國伐蜀,防守必然空虛。大秦都城危急之後,必定令他們的大將火速回援。他們都城告急,大將一定心急如焚,定要火速回援,不小心防備。到時我們的人馬分兩隊埋伏在他們回城的必經之路上,不全殲他們,但也要截殺他們大半。到時不光大蜀的危機解除了,連大秦恐怕都再也不複昌盛。”
“圍魏救趙。此計不錯。但如今,關外,恐是人困馬乏。宜先向三川關運兵輸糧,讓他們先支撐住。我們人馬先埋伏在他們必經之路上,然後再讓狼戎大舉進攻。這樣方可計成。此計成後,末將還有一計。”王匡戛然而止。
“還有一計,快快講來?”小皇帝欣喜異常。小孩子本性,又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