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本來想著無論如何,他也要鎮守陽關城五年以上,才能穩住局勢。但現在隨國邊境都有重兵集結,他不能不迅速回都。好在,大秦的兵馬又一次受到重創,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所以,他將大事托付給副將,自己率領一部分龍驤虎衛軍與李宗周一道回京了。
而早在王匡與秦兵交戰之初,科舉考試就已如期舉行。
君玉在子蘭的陪同下,隨著萬千考生一起進入考場。
“子蘭,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嗯嗯!公子等你考完,我要給你個驚喜!”子蘭微微一笑道。
“哦,驚喜?什麼驚喜?’”君玉倒是很好奇。
“考完,你就知道了!快進去吧!”子蘭推著君玉進入考場。
“好吧!”
君玉進入了考試,考生們反倒都很安靜。沒有交頭接耳,也沒有大聲喧嘩。反倒是沉默著一言不發,也許是緊張的情緒壓迫著他們的神經,所以他們緊張的說不出一句話。
也是,十幾年的苦讀,就為這麼一刻,怎能不緊張?一舉,可以衣錦還鄉,天下盡知。一舉,也可以名落孫山,羞歸故裏。這天與地的差距,就在這今天考場上見分曉了。
“三十二號。”君玉找到座位後,緩緩坐下。
“考試開始!”隨著一個飄著三縷美胡須的監考官的宣布。
緊張的科舉考試,正式開始。
君玉其實剛開始也是很緊張的,因為剛進考場,就感覺空氣都好像凝固一般,死一般的寂靜。自己都快有些喘不過氣來。但拿到考卷,君玉就發現這題並不算十分難,便鬆了一口氣。都是曆史,以及富國富民策略的基本考察。
自己提筆一路過關斬將,很快就答到最後一題。這一題,君玉不能好好作答。因為根據大蜀的法規,科舉考試的狀元,將會直接當上朝廷要員。而其他的,要經過再一次的官員選拔考試,才能進入仕途。而君玉壓根都沒想當官,就連他父親說得繼承他的衣缽,世襲將軍一職,他內心也是抗拒的,隻是不敢說出來而已。更別提其他官職了。
他自覺生性單純,並沒有深沉的心機。又一向不喜歡官場爾虞我詐,心狠手辣的作風,再加上平生最愛無拘無束。
所以,他得想個辦法,立求不能當上狀元。但還要能拿上獎金,這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不當狀元,也不在三甲之中,顯然容易的很。亂答一氣就行了。
可要是不當狀元,還要在三甲之中。這顯然有點困難。太高了,就成了狀元,太低了就滑出三甲的寶座。
君玉靈機一動,突然有了辦法。他可以犯個小小的錯誤,這樣就可以既當不上狀元之位,又在三甲之中。
所以,他特意用了兩個通假字。要知道,通假字在絕大多數文體中,都可以使用。書信,文章,詞賦什麼的,都可以使用。但在正式場合,尤其是這種科舉考試。是絕不可隨便使用,那就跟錯別字一樣。是會扣分的。
當年宋朝的大才子柳永,因為錯別字,與宋仁宗爭辯幾句。後來,頗有怨氣,寫了首《鶴衝天?黃金榜上》。宋仁宗抓住其中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來了針鋒相對的一句“卿且去淺斟低唱,何求浮名?”,他一怒之下,便終生不仕,專務填詞。逢人便說自己是奉旨填詞柳三變。
但其實這是個可大可小的錯誤,隻要自己不去爭辯,想來就算扣分,也扣不了多少分!
終於,考試結束。君玉走了出考場,子蘭一直在考場外等待。君玉剛一出來,子蘭便興高采烈的迎來上去。
但君玉卻表情凝重,一言不發。
“怎麼,答得不好?”子蘭關切的問道。
君玉既不點頭,也不搖頭!依舊
麵容凝重,一言不發。
子蘭的手,突然從君玉的臂彎中滑落。麵容泛起愁苦來,悵然若失。
君玉仔細看著子蘭的反應,想笑卻一直忍著。
子蘭,突然又伸手拉住君玉的手。
“沒關係!我可以等,今年不行,可以明年。明年不行,可以後年!一年不行,可以三年,三年不行,可以十年。總之,我會一直等下去!”
君玉本來隻想與子蘭開個玩笑,戲弄一下她!但沒想到,子蘭的話語卻滿含真情!
君玉再也沒有了開玩笑的意思,他飽含深情伸手握住子蘭的手道:“子蘭,你真是我的良人!其實這次題很簡單,我答得很好,在考場等了老半天呢。隻是想與你開個玩笑。”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