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業餘打工(1 / 1)

想去打工時,腦子裏並沒有到市場經濟的海洋中學遊泳的想法。那天,在精品屋看到一套美輪美奐的裙裝,頓時愛煞,但價錢令人咋舌:500元——夠我這個“小統計”不吃不喝攢仨月的。為了這身時裝,尋思著去業餘打工。

再上班的時候,就翻報紙,連前些日子的報紙也翻出來,專揀招聘廣告看。終於在報縫裏看到一則啟事:沂河飯店招收服務員。嘿,有門兒。

跑到沂河飯店,徑直去經理室。總舵主是個頗讓人感到可親的中年人。他對我提出的“從晚上七點到十點”的打工方式有些猶豫,還幽默了一句 “前無古人”,我就覺得他肯定試用我。

果然第二天,我下了單位的班,就上飯店的崗了。我被安排在卡拉OK廳當迎賓小姐。任務是穿著旗袍,披著綬帶站在門口,對進來的客人微笑著說:“您好,歡迎光臨。”內容簡單不複雜,貴在堅持。一晚上,不知說了多少聲“歡迎光臨”,反正下了崗時腰酸腿疼,但想到那件裙裝已掙到一隻袖子了,我揉著因定格笑容而僵硬的腮幫子:值!

漸漸地適應下來,我的笑容日趨職業化,動作日趨完美,還能忙裏偷閑地觀察來往芸芸眾生,揣摩他們的五脾六性。手癢,遂寫了篇文章《淑女去應聘》送到日報社。很快報社就登了出來。

由於文章裏頻繁出現“沂河飯店”一詞,驚動了經理。他親自把我叫去:“你是記者?”我笑著搖頭,把通訊員證亮了亮。這是我“打”的另一份“工”,按版麵按字兒給“銀子”,常常是絞盡腦汁寫出來的“絕活”因不中編輯的法眼被“槍斃”,不大掙錢,我一般不好意思說。這時,瞅著經理那目瞪口呆樣兒,一自豪,就端出來了。

過了幾天,日報社刊出新聞報道,標題是《記者到沂河飯店來打工》,旁邊配發了一幅我站在卡拉OK廳的笑容可掬的照片。

不用花廣告費,就為飯店作了宣傳(我因此得了個大大的紅包),我不得不佩服經理做生意的精明。

兩個月下來,買回套裙,仍繼續做這營生,我已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後來因家人的強烈抗議,我不得不提出辭職。經理惋惜地說:“做下去吧,我可以給你加薪。”我頗心動,半晌,才義無反顧地離去——不能因小失大。

想想那段緊張而充實的日子——上班打工作文拍拖,忙得不亦樂乎,仍悠然向往。也常常以顧客的身份到飯店去玩,總是情不自禁地向門口一瞥,那裏已換了位迎賓小姐,可總依稀覺得有個穿旗袍的女孩站在那裏——那就是我。

(原載1993年10月23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