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三角洲油井密布,控製在埃克中爾公司手中。生活在金三角的罌粟農民種植著世界上利潤最高的商品,收獲的卻是僅能糊口的微薄收入,生活在尼日爾三角洲的原住民的境遇更加悲慘,他們為各石油公司工作,不僅難以維持溫飽,還經常受到死亡威脅。在過去的40年裏,石油開采,提煉地尼日爾三角洲各部落人民遭受外國石油公司殘酷盤剝,加上本地猖獗的腐敗,人民苦不堪言,經常會舉行罷工,遊行,但抗議的結果是遭到軍隊的無情鎮壓。遭受鎮壓後的部落如同死寂的墓區,到處是血流如注的屍體,傷殘和無家可歸的人,就連年幼的孩童都難以逃脫糟蹋和拷打。
暴力鎮壓帶來更加激烈的反抗,各個部落的勇士聚集在名叫舒巴迪的領袖身旁,聚集在尼日爾三角洲。他們搶劫,購買武器,以劫持石油公司高層管理者,工程師換取巨額贖金。政府軍幾次圍剿收效甚微,舒巴迪訓練出一支由伊加族武士(尼日利亞第四大民族)為核心的遊擊隊,在河流和河流兩岸的森林迂回進攻政府軍,使政府軍吃盡了苦頭。這支遊擊隊自稱尼日爾三角洲解放運動組織(MEND)。它被全球的新聞媒體成為‘遊擊隊’‘海盜’和‘影子’。
舒巴迪公開發表宣言“我們沒有水,沒有學校,沒有電,更沒有工作。”另外一名MEND領袖則對采訪他的英國記者說:“我們不是恐怖主義分子,我們是為自由而戰的勇士。”
鎮壓無效,各石油公司開始雇傭尼日利亞士兵,機動警察部隊(MPF)和雇傭兵保護油田和煉油廠,龜縮到極小的範圍裏。其實殖民力量習慣用軍事力量保護它們在三角洲的商業財產,就像17世紀70年代,英國水兵被皇家海軍雇傭,以保護皇家非洲公司的船隻。
尼日爾三角洲是名副其實的暴力漩渦,暴力核心就是石油,那裏的生存規則是:誰控製,誰受益,誰承擔後果。
舒巴迪擁有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當地原住民把他當做神靈一樣崇拜。他不是隻看重眼前的利益,不僅僅是製造綁架,小衝突的軍事領袖,他提出了‘自采,自銷,自治,自養’的口號,並在森林深處建立了多處軍事基地,訓練軍隊,準備建立尼日爾王國。舒巴迪讓尼日利亞政府,尤其是‘摩羅’石油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驚,尤其核彈丟失和舒巴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美國政府和軍方正式介入,他們對尼日爾三角洲薄弱的軍事力量感到擔憂,但不便派出軍隊進入,派遣雇傭軍無疑成為首選。
“靠綁架賺取贖金可以組建軍隊和軍事基地?”菲爾德不信,MEDN的身後顯然有他國的鼎力資助。
“不知道,資料上隻有這麼多。”威廉聳肩。
庫尼說:“這麼說,我們給美國政府打工?看來我們首先要端掉舒巴迪的軍事基地了?”
“美國方麵的解釋是,尼日爾三角洲是高危地帶,派遣上百人的頂級傭兵也是為了保證我們自身的安全。”
“扯淡。”陶野罵了一句。
吉娜應聲說:“根本就是扯淡,政府隻會在酬金上和我們討價還價,從來不關心我們的死活,傭兵是什麼?用鮮血換美元!”
“好了,現在不是發牢騷的時候。”威廉拍拍巴掌,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半個月後出發,這段時間了解所有能了解的資料,記住我們的目標是:保護自己,捍衛榮譽,不棄不離,賺取美元!”
眾人紛紛散去,陶野忽然叫住了威廉“頭兒,歐陽鐸會參加嗎?”
眾人停下腳步,驚訝的目光分明是在說:“倔驢要親手殺死歐陽鐸?”
威廉愣了幾秒,躊躇著說:“也許吧,黑水公司的傭兵名單不會落到我手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枯燥而令人忐忑,老兵們除了日常訓練,整天抱著厚厚的資料死記硬背,隻有庫尼先得很輕鬆。
晚飯後,老兵們三五成群在屬下背資料,兩名老兵互相比劃著,熟悉卡諾手語,吉娜坐在樹下和幾名表情痛苦萬分的老兵談話,顯然實在做心理治療,陶野遠遠坐在一邊,他不喜歡吉娜做心理治療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