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吃過午飯的文軒走進了工業園區,公司的相關部門開始運轉,文軒要召開一個科室會議,他得提前去辦公室,在廠綱的框架下,修訂本科室的規章製度細則。
這個時候,楊秋的電話打了過來。
她問文軒下班後有沒有時間,陪她去看房子。
學姐是文軒值得信賴的人,文軒答應下午下班就去見她,他打算就妻子腳踩兩隻船的事情征求一下她的意見。
開會的時間是昨天文軒通知的,定在下午二點半,正式上班的時間是明天。作為重中之重的技術科要走在其它部門的前麵。
用了一個多小時,文軒參照原先科室的製度,製定出了適應現在科室的規章。
這個時候,科室人員也陸續來了。
技術科現在包括文軒在內,一共有八個人,其中三個人是研究所的,因為龍華集團之前並不涉及製造業,所以他們從一家汽車企業挖了五名技術人員。
具體的分工是,研究所的人員主要負責研發,調試;另外企業來的五名人員主要負責生產線的指導,這些人中包括一名副科長。
昨天下午,文軒和大家見了麵,簡單的認識了一下,所以連他們的名字,文軒都沒有一一記清楚,其中他最有印象的就是那位副科長,此人在八人當中年紀最大,四十多歲,長著一臉的絡腮胡子,名叫李衛國,大家都叫他李胡子,是一個老技工,另外四人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一起跟著師傅跳槽來的。
李衛國顯然沒有料到他們的科長如此年輕,所以他打心眼裏有些瞧不起文軒,認為他隻是一個紙上談兵的書生。
兩點半,開會的時候到了,除了李衛國之外,其它人都到了。
副科長沒來,這會沒法開,文軒先讓大家看看科室規章,提提意見和看法。
“科長,這遲到一次就要扣一百塊錢,太嚴了吧?”一個叫鍾超的技工說道。
“大家認為呢?”文軒掃了一眼眾人。
另外一個叫劉濤的說道:“科長,這早上上班,堵車是常有的事兒,誰也不保證一次都不遲到,不如第一次遲到就先警告,第二次遲到再扣錢,而這一百塊也多了,扣五十塊就行了。我們先前那個廠都是這麼做的。”
“這樣吧!”文軒說,“對於有異議的問題,大家可以提出修改方案,再舉手表決,大家先把問題列出來,等副科長來了,大家再商量。”
鍾超笑道:“科長,你不知道,我們師傅以前在廠裏就經常遲到,但是廠裏拿他也沒辦法,因為他的技術好啊,到哪裏他都吃得開,根本不用看別人的顏色,就算是廠長見了他,隨時還得把煙給他走起。這次,要不是給他封了個副科長,估計他還不願意來。”
劉濤附和道:“是啊,我們師傅在汽車廠幹了二十多年,技術相當過硬,就是因為文化低了,理論考試不過關,不然以他的能力當個高級技師也不為過。”
“哦,那他以前在廠裏是什麼職務?”文軒問道。
鍾超笑道:“他倒是想作官,不過他自己都自由散漫,還能讓他給其它人作榜樣?所以他是無官一身輕。”
文軒嚴肅的說道:“現在我們是一個新的團隊,組織紀律必不可少,這樣團隊才有戰鬥力。老李現在是副科長,他必須帶頭遵守紀律,不然何以服眾?雖然他的技術好,但是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隻有大家擰成一股繩,才能出效益,出成績。現在的情況大家也清楚,任務重、時間緊,而紀律是完成任務的可靠保證。可能你們在企業上班和我們在研究所上班有所不同,我們首先強調的是紀律,其次才是個人能力。因此,大家要改變在企業的一些懶散的做法,嚴格要求自己,心態要放端正。規章製度,我們可以一起商定,民主決策,但是一旦形成,就要嚴格按照章程辦事。大家明白了沒有?”
“明白!”在座的人齊聲答道。
這時叫周文的技工說道:“科長,你們研究所是研究什麼的?”
笑了笑,文軒說:“我們是屬於保密單位,不能對外透露相關信息,可以告訴大家的是,我和這兩位同事的研究領域是動力裝置,我們把一些相關技術如果成功運用到汽車發動機上,將是一個不小的變革,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當然如何運用,還需要你們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