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文軒正常上班,一天下來,他感到非常平靜,這是換了新工作以來,他最為平靜的一天,當決定放下的時候,也許心情就自然平靜下來了。
自從那幾個技工知道文軒和總經理以及大老板的同學關係以後,都表現的比較配合,就連副科長,那個絡腮胡子也沒有再找麻煩,至少表麵上是這樣。
但文軒心裏清楚,要真正的管好這個團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下班後,文軒正常回家。
接下來,一家三口開開心心的吃了飯,在這看似‘溫馨’的外表下,文軒知道,這可能是一家三口最後的‘晚餐’。
看著天真無邪的女兒,文軒的心在滴血,這個無辜的孩子將要承受父母之錯所帶來的莫大傷害。那瞬間,他差點打了退堂鼓。
女兒,請原諒爸爸,爸爸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對於妻子的腳踩兩隻船,文軒自忖自己也有責任,正如楊秋所說,自己的疏乎,自己的過度信任,自己的優柔寡斷也是無形的推手。
這一切都到了該了結的時候。
周六上午,沈茹出去買菜,她前腳一走,文軒就帶著女兒出了門。
“爸爸,我們去哪兒啊?”上了車,女兒問道。
“幾天沒有見到爺爺奶奶了,你不想他們嗎?”
“想啊!”
“所以我現在就帶你去見他們。”
“那媽媽呢,媽媽為什麼不一起去?”
“媽媽現在沒時間,這次她就不去了。”
“哦。”
文軒給妻子打了個電話,說他帶女兒出去玩,中午回來。
沈茹並沒有在意。
隨後文軒來到了父母家。
文父文母見了孫女兒,自然高興的很。
接下來,文父問起文軒這幾天工作的情況。
文軒就說了他在管理上遇到的困難,以副科長李衛國為首的幾個人,似乎看不起他這個年紀輕輕的科長。
文父告訴他,管理也是一門學問,你要怎麼讓手下信任你,在他們麵前有威懾力,又要和員工打成一片,使他們很願意想你說私房話,這個很難的。這個和管理者工作能力和個人魅力有很大的關係,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率先垂範非常重要。
就這個問題,文父耐心細致的和兒子討論了一番,把自己當所長的心得體會悉數傳授給了兒子。
通過父親的諄諄教誨,文軒對於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末了,文父說,工作之餘,多看看管理上的相關書籍,並推薦了幾本書給文軒。
談了工作方麵的事情之後,文軒提到了女兒。
他說,沈茹很久沒有見到她的母親和妹妹了,所以她決定去上海看望他們,而自己沒有時間照顧女兒,所以讓父母再照顧一段時間。
文父自然不知道文軒的心思,也沒有多想,就答應了下來。
於是,文軒又對女兒說,媽媽要去看望外婆和幺姨,讓她留在爺爺奶奶家。
露露信以為真。
這個可憐的孩子哪裏知道她可能很長時間見不到自己的母親了。
於是把女兒安頓好之後,文軒離開了父母家。
回家的路顯得那樣的漫長,麵對即將到來的一刻,文軒顯得異常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