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進入實用化的零和殺人機
到1940年3月,三菱公司已經完成了兩架A6M1的原型機和4架試生產型A6M2。盡管此時尚未正式定型,不過很明顯A6M2將成為日本海軍的下一代標準戰鬥機已成定局,於是三菱公司便開始了初期的小批量生產。
在此期間,為了更進一步具體測試A6M2的性能,1940年6月,由橫山保大尉率領下的一個分隊的12試艦戰進駐中國大陸漢口機場。不久,由進藤三郎大尉率領下的第二個分隊也進駐漢口機場。12試艦戰進入實戰測試階段。
1940年7月24日,日本海軍宣布12試艦載戰鬥機正式定型投入現役。這一年按照日本皇紀紀年是2600年。如果按照過去的慣例,武器的型號采用皇紀紀年的末兩位數字,則新機將被命名為零零式,這個名字太別扭了。對此,日本陸軍的方法是索性加一位,這一年定型的武器就被寫為百式或者一零零式。日本海軍則幹脆抹掉了倒數第二位,直截了當的命名為A6M2零式1號艦載戰鬥機。神來之筆!未來響徹世界的零戰或者叫Zero
Fighter終於誕生了。
終於呱呱墜地的零戰的實戰表現不負厚望。在1940年9月13日的中國四川壁山空戰中,由進藤三郎大尉所率領的13架零戰在與中國空軍的交戰中輕而易舉地獲得全勝。日軍戰史記載為擊落中國飛機27架,自身除4架中彈輕傷以外無空戰損失。零戰在實戰中顯示出了非常優異的性能。起降性能令人滿意。垂直機動性全麵優於已有的96艦戰。由於機翼較大,滾轉性能要比96艦戰略差。航程、航速和火力遠有超越。20毫米機炮的威力也令人滿意。缺點是剛剛問世的新機可靠性不佳,空戰中不能拋落副油箱和起落架意外彈出的各有一架。零式戰鬥機在中國戰場的實際表現我們放在後麵再詳談。
進入20世紀40年代,隨著軍國主義勢力的不斷加強,日本在侵略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1927年,日本海軍的軍費預算為2.37億日元。到1937年,這個數字已經提高到10.7億日元。到1940年,海軍的預算更進一步膨脹到25億日元。當普通的日本國民為了“聖戰”不得不將腰帶勒緊了一圈又一圈的時候,日本國內的軍火生意卻是一片紅火。三菱、中島、川崎、住友等大公司賺的是缽滿盆盈。以生產海軍最重要的零式艦戰和96式陸攻機的三菱重工為例子,1937年,經過增資之後的三菱總資產為1.2億日元。而到了1940年,僅僅過了三年時間,三菱的淨資產就增加了一倍,達到2.4億日元。1937年上半年,三菱重工的總銷售額為0.66億日元。而到了1940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已經提高到了1.96億日元。作為一架1940年4月份剛剛完成試飛,7月份定型的新式戰鬥機,從1940年5月到1940年底,不含6架原型機,三菱公司已經為日本海軍生產出了93架零式戰鬥機。聯係到1936年底到1937年8月日本軍方裝備96式艦戰時拖拖拉拉的樣子,真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即便如此,海軍方麵仍然連番抱怨不夠不夠不夠。新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揚言:我要1000架零式艦戰和1000架陸攻才夠用!天可憐見,到開戰前的1941年12月,三菱公司也不過生產了不到400架各型零戰,離山本長官的希望差距不是一般的遠。
如果以為這個時候零式艦戰就已經功德圓滿那還未免得意過早了點。1941年4月17日,噩耗再度傳到了三菱重工名古屋飛機製造廠,又有一架新出產的零戰空中解體,經驗豐富的橫須賀航空隊戰鬥機分隊長下川萬兵衛大尉喪命。這也就是日本海軍航空兵曆史上很有點名氣的下川事件。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從前一年7月零戰正式定型以來,三菱公司便投入了緊張的量產。生產性的零式艦戰先後列裝到了中國戰場上的第12、14航空隊和第一航空艦隊所屬的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等一線航空母艦所屬的戰鬥機隊。考慮到明眼人誰都能看出日本與具有超一流海空力量的美、英兩國的戰事已經迫在眉睫,各部隊的飛行員們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臨戰前的突擊訓練,如果潛在的隱患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將必然會給未來的戰爭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
通過調查,事故的過程是這樣的。在這前一天的飛行訓練中,航母加賀戰鬥機飛行隊的飛行員二階堂易中尉(未來襲擊珍珠港時的加賀戰鬥機飛行隊分隊長)在木更津機場上空做特技飛行訓練。就在他即將完成一個筋鬥時,他無意中發現自己所駕駛的零戰左翼蒙皮出現了幾串褶皺。二階堂中尉急忙從筋鬥中改平,褶皺消失。他繼續飛行訓練。下一個動作是從2500公尺高度以50度角進行俯衝。飛機俯衝到1500公尺高度,飛行速度290節時,二階堂中尉再次發現他的左側機翼出現了褶皺。當飛機速度達到300節時,一次猛烈的震動令他在一瞬間失去知覺。所幸的是他馬上就恢複了神智並且能夠掙紮回機場降落。落地後的飛機令地勤人員嚇了一大跳,這架零戰的左右副翼都已經從機身上不翼而飛了,翼梢的空速管彎曲變形卡死,左右機翼的上部蒙皮扭曲成了波浪狀。遭遇到如此的險情,飛行員能保住一命真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