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土防空中的日本夜間戰鬥機部隊
原則上說,日本本土大部分地區的防空任務應該由陸軍航空隊負責。日本海軍隻承擔橫須賀、吳和佐世保三個鎮守府(也就是集中了大量海軍基地、造船、後勤保障等單位的海軍軍區)的防空任務。為此,從1944年3月起,日本海軍先後組建了302、332和352三支航空隊用於三個鎮守府的防空作戰。三航空隊的司令分別為小園安名、柴田武雄兩名中佐和寺崎隆治大佐。順便一提,332空的晝間空戰隊長便是已經晉升為少佐的為美國海軍艦載航空隊留下第一號擊落記錄的倉兼義男。關於他我們後麵還有個小故事要講。
由於三個航空地都是專用的內地防空部隊,所以裝備主要以更適合於本土防空作戰使用的局地戰鬥機雷電、加強火力的零戰52型和各種夜間戰鬥機為主。以302空為例。1944年11月,302空共下轄一個晝間飛行隊和兩個夜戰飛行隊,裝備有零戰、雷電、月光、極光、彗星等各型飛機126架,可出動率為50%上下。
1944年6月15日下午15時,中國內地的四川成都周圍的機場上響起了震耳欲聾馬達聲,75架當時世界上最新最大最強最快的B-29型超級堡壘重型轟炸機在轟鳴聲中拔地而起。他們的目標:位於日本南部九州島島上的八幡鋼廠。不同於徐煥升和杜利特的象征性轟炸,也不同於駐阿拉斯加的美軍陸航對日本北方領土的小打小鬧式的空襲,這是盟軍對日本本土真正意義的第一次大規模空中打擊。在此之後的一年零兩個月時間裏,B-29重型轟炸機的轟鳴聲將在一座有一座的日本大中城市上空響起,拋灑烈焰和鋼鐵,收獲毀滅和死亡。
7月21日,鬥氣了許多年的日本陸海軍難得的合作了一次。在已經成為現實的B-29轟炸機的巨大威脅麵前,陸海軍航空隊攜起手來。海軍方麵同意自己的三支本土防空部隊加入由陸軍構建的本土防空體係,作戰時由陸軍指揮機關統一協調指揮。
8月11日黎明,29架B-29轟炸機小規模的空襲了八幡鋼廠。352航空隊的兩架月光11型夜間戰鬥機起飛迎戰。這是日本本土防空作戰中海軍航空隊的首次出擊,也是月光夜戰在本土的首次實際出擊。由於天氣惡劣,美軍轟炸機在雲層上方實施雷達轟炸,目視搜索捕捉目標的月光沒有接敵的機會。這次交戰無驚無險。
8月20日,以中國四川成都為前進基地的美國陸軍第20航空隊第20轟炸機司令部所屬第58轟炸機聯隊出動75架B-29轟炸機首次晝間空襲八幡鋼廠。
這一次日軍的情報保障充分有效。首先是駐中國大陸的日軍,然後設在日本周圍島嶼上的雷達站群先後發出預警,日本陸海軍集中了120餘架作戰飛機升空攔截。其中352航空隊共出動零戰33架、月光4架。在這一天的空戰中,日本陸航第4戰隊實施了本土防空作戰中首次自殺撞擊,撞落B-29兩架。海航方麵,352航空隊的零戰飛行員宣稱可能擊落擊傷B-29各一架,月光夜戰的飛行員宣稱擊傷B-29轟炸機5架。這也是月光夜戰在本土防空作戰中最初的戰果。感覺這個數字有點對不起人,最終352航空隊把總戰績修改成擊落5架擊傷2架。陸海軍合計共擊落37架、擊傷47架。美軍實際損失14架,為太平洋戰爭中B-29轟炸機所執行的380次作戰任務中損失比例最高的一次,但美軍隻承認有4架確實為日本戰鬥機所擊落。損失的14架飛機中有一架被擊傷後最終飛到蘇聯境內迫降並被蘇軍所扣留。這架飛機也就成為後來蘇聯版B-29轟炸機的仿製模板。
9月到10月,由於要支援美軍在菲律賓的大反攻,日本本土平靜了一個多月時間。利用這段時間,日本陸海航和高炮部隊抓緊時間總結經驗教訓有針對性的加強了晝夜攔截訓練。
10月25日,B-29再度光臨日本本土。第58轟炸機聯隊共出動78架B-29轟炸機攻擊了大村的日本海軍第21航空廠。當天天氣晴好,59架飛機從高空對21航空廠實施了目視轟炸,造成285人死亡的重大損失。日本海軍雖然集中了57架零戰、8架雷電和6架月光發起攔截,但是日機的高空性能普遍有限,甚至多次發生機炮凍結無法發射的故障,隻有性能平平的月光擊落B-29一架,此外擊傷12架。美軍記錄中承認有一架飛機被日軍戰鬥機所擊落,另有12架中彈,雙方記錄非常難得的完全一致。
對於美國陸航來說,中國四川其實並不是B-29很好的出擊基地。由於距離太遠,B-29轟炸機的作戰半徑隻能達到日本南部。而且出擊過程中,美機編隊需要跨越大片的日本占領區,日軍不但比較容易獲得預警,而且還可以從中國大陸到日本本土實施多次攔截。除此之外,中國的陸上和海上出口均為日軍所封鎖,B-29所需要的器材、燃料、彈藥完全依靠空中運輸,補給一直是困擾著第20轟炸機司令部的一個大難題。
相反,馬裏亞納群島就完全不同。B-29轟炸機群從這裏起飛,作戰半徑可以直接延伸到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境,正好把日本所有的精華工業區完全包括在內。而且塞班、誇賈林、提尼安本來就是日本海軍重要的航空兵基地,將這裏的機場群全部修改擴建後足以容納數以千計的美軍飛機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