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賞梅宴(下)(1 / 2)

梔子王後、秋棠夫人、夢曇引著眾宮女來到梅園門口迎接秦王政。

“拜見陛下。”

“平身。”

於是,眾人簇擁著秦王政走進梅園。

“陛下,沒想到你真的回來。”

“今天朝中無事,就想著過來看看。”

他們穿過遊廊來到亭子中央。秦王政與華陽太後這對無血緣關係的祖孫再度相見,過去的恩怨在麵前穿梭。

“孫兒給王祖母賀壽。”秦王政說,並不行禮,作為大王,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行禮,即便是太後。

“大王能於百忙中來給哀家賀壽,哀家實在感動,今日的壽辰哀家實在是哀家這些年來最高興的一天。”

寒暄一番。

本以為秦王政不會來,所以沒給他安排坐席,亭子空間也有限,於是梔子便請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自己則坐在他旁邊。秋棠和夢曇看見他們親密地坐在一起,心裏很不是滋味。

梔子示意木槿:“可以開始了。”

於是,木槿從袖子裏拿出一個大的鈴鐺,晃了晃,清脆的鈴聲響起。

霎時間,幾十個身白色衣裙手執白色梅枝的女子從白梅園中翩然而出,又有幾十個身著紅色衣裙手執紅色梅花枝的女子從紅梅園中翩然而出,霎時間,紅白相間,錯落有致,翩然地立在白雪地中,宛如一株株綻放的梅花樹。

“美!”華陽天後不禁鼓掌道,“王後,你真是蕙質蘭心,編出來的舞蹈都是別具一格,看這宮女一個個被你調~教得宛如仙子般。”

“謝太後誇獎,不過是雕蟲小技。”

秋棠和夢曇在一旁坐著,越發感到難受。

而秦王政默默觀賞著,倒不覺得什麼,無非是靠人多有氣勢取勝,如果要論舞蹈,他的女人和他的母親才是一絕,想到這裏,他又想起了他的母後,上次將她攆出宮後,他也知道她住在長安府,為什麼又不自覺地想起她?他感到懊惱,立即命令自己不要再去想他那位母後。

這時,一個女子甩著紅袖翩飛到前麵來,令人眼前一亮,是杏子,秦王政對這個女子麵熟,感覺在哪兒見過,也就盯著她多看了兩眼,這個眼神讓杏子心花怒放,於是她忘記了下去,就在前麵跳了好一會兒。

梔子想:看來這杏子還真喜歡跳舞。

而精明的華陽太後立即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嘴角不禁浮動著笑容。

異常盛大的舞蹈過後,就是奏樂會,宮女紛紛送了樂器上來,什麼琴、箏、笛子、琵琶應有盡有。

“陛下,一直沒聽過你彈琴,你可否彈一曲給我們聽聽呢?”梔子問道。

於是秦王政命取一架琴來,他談了一曲高山流水,指法沉重而凝練。一曲罷了,眾人鼓掌,“陛下,想不到你還有如此琴技,隻是陛下為何都不怎麼彈呢?”

“寡人喜歡聽別人演奏音樂。”

“好的,那現在就請華陽太後彈奏一曲吧。”

華陽太後也是彈得琴,彈了一首楚國的曲調,聽起來婉轉細膩。

“現在請夫人彈一曲吧。”梔子王後說。

於是秋棠夫人要了一把箏,她輕攏慢拈,在箏上演奏出一首讓秦王政和梔子都熟悉的曲子——《邯鄲曲》

秦王政和梔子的思緒不自覺地跟著音樂飛到了過往,但他們對邯鄲的印象卻大相徑庭,梔子是無比地思念那裏,那裏的一草一木都在音符中清晰起來;而秦王政,他對那兒的記憶永遠都是黑暗的,凶惡的,那裏的一切都是他記憶的黑洞,當然也有那麼一絲陽光。

一曲罷了,淚水不經意地就從梔子的眼角滑落下來。秦王政自然注意到梔子的眼淚。秦王政問秋棠道:“秋棠,你為何又彈起這首曲子?”

“陛下,臣妾不過是觸景生情罷了,因為這壽宴,讓臣妾想起了永樂那邊的太後,所以情不自禁就彈起了這首曲子。”

“太後,她也喜歡這首曲子,是嗎?”梔子問道。

“沒錯,每每過生日之時,太後都讓臣妾彈這首《邯鄲曲》”

“看來太後還是很思念故國的,表麵上真的一點都看不出來。”

秦王政不想再聽下去了,於是他說道:“寡人還有事要忙,你們慢慢賞梅。”他說完起身就要走。

“恭送陛下。”

秦王政走了以後,奏樂會也就暫停了。於是開始上宴,並沒有山珍海味、大魚大肉,而是精致的點心,點心放在用梅花點綴的盤子上,看著十分高雅,也讓人有食欲。此後,又有熱湯端上來,加以各色菜蔬。在這樣的冬天,喝一碗熱湯比什麼都開胃。最後,是三疊菜品,菜做得精致,剛剛夠吃飽,又覺得回味無窮。

於是華陽太後讚道:“王後,你這節約用度做的真好,這樣的壽宴既高雅又不鋪張浪費,吃的東西又精致又好,什麼叫少食多味?這就叫少食多味。”

“謝太後誇讚,隻希望太後不要嫌棄這個壽宴辦得太清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