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坐的風
給我一種忽遠忽近的觸感
情緒的不平穩,耳朵的抖動
皮毛,一絲絲的感覺
不想錯失成缺憾
今天中飯,吃了一桌子菜突然感覺有點鹹了。我平時就是無鹽不歡,那種睡前也要找點有鹽的食物當做愛好的人。不僅是今天,這段時間我好像對酸菜也有了抗體。再不是從前那個我,唉。
仔細想想,我發現我就是吃多了。很多事,過猶不及。色彩太多了,眼睛倦了,黑夜就變得更有魅力。華麗的無病呻吟多了,我也想寫點直白的,越普通越好的文字。
顛三倒四的
回首轉過來往前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我貪心一點,既要庸俗,也要孤獨
精明太過,心裏負擔就太大了。就像高智商的人更容易陷入哲學陷阱。這世界種種,循序漸進,若是執意想得到更多,就如同吸星大法吸入異種真氣,明麵上瀟灑浪子令狐衝,背地裏還是要喊疼的,性命之憂也未可知。
人生該怎麼過呢。我認為,切記第一點,不可自欺欺人。什麼是自欺欺人呢,明知是錯的,卻堅持錯的,一時麵子上過去了,傷人害己。害己不管,傷的人卻隻能是關心你的人。第二點,不要愚昧。愚昧就是隨波逐流,不知道哪裏有錯,隻是跟著前一個人走,到老了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做錯了什麼,又做對了什麼。
夏天的太陽很大,可是你永遠都打著遮陽傘出門的話,到老你也不知道,在烈日下,其實心靈很安靜。熱度均勻地敷在手臂,肩膀,並不需要對這些饋贈的陽光大呼小叫,那種感覺,能讓你注意到另外一個事物,就像一個如影隨形的朋友,你會想反轉手臂,攤開手心,進行另一種交流。
還一個是罪感文化與恥感文化。在中國,一個人說我有罪,往往不是悔恨自己的罪行,而是羞恥自己的行為為大眾所不容。悔恨自己的罪行,與羞恥自己的行為,是大大不同的。一個由自己出發,一個由他人出發,一個承認罪行,一個內心並不覺得罪行是重點。罪感文化與恥感文化的分叉,也許就是東西方信仰的差異,儒道佛與默罕默德和耶穌的差距。中國宗教教人奉獻自己,哺乳他人。割肉飼鷹,存天理,滅人欲,這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期待的其他人的奉行的法則。而西方,救助他人,但原則是人人平等,這可不是眾生平等割肉,是人人的權益得到承認與保護,每個人都不能輕易去剝奪他人的權益。
往往一套複雜而又積極的哲學體係維護著一個文明長久的繁衍不息,這套哲學體係即是每個人的行為準則,看不見摸不著的道德體係,對錯都由此而來。
凝起眼圈
視陌生人如沙漠
跑過的孩子如風
坐著的是水
立著的是山
可有人是火,有人是無底的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