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孩子是未節的風景(1 / 1)

塞上小城,春節無論多麼紅火,城市仍舊笨重慵懶,寒冷與冰雪掠去了北方的生氣。然而,在寂寞的街道上,好看的是孩子們的花衣。

這裏的姑娘和少婦也打扮得豔麗舒展,但缺少孩子們的真氣,不耐看。孩子的穿戴鮮豔得令人驚訝,他們不論走到哪裏,都會奪人眼目。孩子們不怕大紅大綠的對比。在北國灰蒙蒙的天空下,鮮豔成為一種最強烈的語言。這情形如同在桃紅柳綠的江南,民居偏是白牆黑瓦一樣,彼此構成一種默契。在黃土和白雪的街道上,哪一家的柴門一開,孩子們都會像水銀一樣瀉出來,而且是彩色的。他們手執風車和氣球,時聚時散,笑語喧嘩。大人們按照自己的審美和經濟能力打扮孩子,其結果都是鮮豔奪目。有些知識階層的孩子,裝束素潔,與環境相比卻黯淡了。在我居住的小城,孩子總是鮮豔才與天地和諧。在畫家中,塞尚也是喜歡很“村”的紅綠。有人研究說塞尚是色盲,我對此懷疑,一位繪畫大師怎麼能是色盲呢?在美術史上,塞尚的貢獻恰恰是色彩的革命。

在世界各地的節日中,極致不外是狂歡。雖然耶穌犧牲了,灶王爺升天了,人間眾生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狂歡。在節日的狂歡中,色彩又是一種在各種娛樂之外最能增添喜慶氣氛的貢獻,這個貢獻歸於孩子們。春節被祖宗們定在冬季,北國還無春意可言,是孩子們彌補了這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