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我的家鄉
四川的三台縣三元鎮地處縣城的東麵,素有梓州東大門之稱。鎮政府所在地有一條楊柳溪,且場鎮一帶楊姓偏多,新中國成立前有一鹽井,故名也叫“楊家井”;清雍正12年按28宿星名為“奎木鄉”;鄉場所有三塊大園石,以此石為象征,故民間稱為“三元鄉”;新中國成立後破“四舊”、立“四新”改名為“東風鄉”;改革開放、隨著市場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要,撤區並鎮後更名為今天的“三元鎮”。
鎮域內地勢起伏跌宕,屬於淺丘地形,具地質部門勘測,地下蘊藏著大量的天然氣、石油,以及其他礦物質。有武引通水工程、紅星堰等等水利設施,水利資源豐富、物產富有,人傑地靈、山川錦繡,自古以來為人詠頌、讚美,“萬安獅子戲三元,龍居水勢更顯然。碗泉算得泉中水,拱背橋前月團圓。”便是三元鎮自然風貌的真實寫照。
三元鎮革命烈士王蘊中與好友在潼川中學,組織開辦革命雜誌《梓光社》;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士嚴淑貞護士,在朝鮮戰場中,為了搶救傷員光榮犧牲!
電影《柳樹之歌》、《高山青》的詞作家鄧禹平先生,就出生在該鎮三清村。
我出生時,沒有生在英雄輩出的哪個年代裏,那麼複雜的鬥爭環境,1973年我出生在新中國飄揚已久的紅旗下了,是個十分幸運和幸福的孩子;我的家在鎮內的普陀村,離鎮場鎮還有5公裏左右,從八角廟的“(金)堂巴(中)公路”入口走進一條彎彎曲曲長約兩公裏的溝底我的家就到了,我的家原來叫12村(大隊)6社(小隊),與7、8村為鄰;普陀村的得名就是因為我們生產隊裏的雨台山腳下有坐數百年的古刹“普陀寺”,聽老人們講,“普陀寺”在過去是佛教文化傳播的名寺;香火很盛,周邊三省十縣都有“普陀寺”的香客,寺內常年有出家的僧人,現在也還有幾座僧人和方丈圓寂後的墳、碑保留;57歲的父親童年讀書、我讀幼兒園時就是在這個寺廟裏讀的;新中國成立後,“破四舊”時期把出家人全部退回了原籍或者送到了峨眉、昭覺等統一管理佛教文化的名山、名寺了;就把這裏作為了新中國村小學的教堂,所以,這坐古刹也得以幸存;我還依稀記得,“普陀寺”共分為上中下三層大殿,其中進寺廟前有一高高的“倒八字形”台階,我們從兩邊石梯上走上去,石梯中間是一大塊刻有“普陀寺”三個大字的石牌,從石梯上去後是一個可以容納數百人用石塊鋪設的院壩、兩邊是廊道,廊道裏安滿了石凳、石桌,還有神像、佛像等;我就在左邊哪個廊道裏念書;正對麵上有一全木“立柵”高台,那就是老人們說得過去唱戲的戲台子,從台子下麵走進去就是中殿了,上去就是大殿,殿內建築物全是典型的川東民間風格結合寺廟獨特的外形設計,使用大量的木材、合並而成的立柵房子,就是地震也能穩如泰山;房內塑有釋迦牟尼等佛像、羅漢像等諸位菩薩像,栩栩如生!寺院內有一碗口大的桂花樹,每年農曆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一陣微風吹過我們那條溝裏處處是桂花飄香……
為何“普陀寺”今天已經不存在了呢?80年代初期我村為了方便東風鄉7、8、12三個村落裏的孩子們上學,在離“堂巴公路”很近的3小隊保管室附近,一塊較為平整的地方規劃了新“村小”的地址,在新建小學的期間,出現了修學校所需木料緊缺的問題,即下令撤除“普陀寺”,將木料、青瓦用於新學校,當時本村的老人們和村支部幾位支委、生產隊長紛紛建議要求留下“普陀寺”,作為“古董”保存,給後人留下,不準撤除;但最終還是沒有阻止成功,隻好看著“普陀寺”被一塊一塊卸走了,就剩下上下三塊平地了……幾年後嚴姓、田姓人家見此地平整就在此地修房居家至今。
“普陀寺”到今天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如果能夠一直保留至今,至少也是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普陀村的四隊還保存著新中國成立前當地保長、地主嚴呂甲的四合院,新中國成立後分配給了窮人住到今天,目前,文物管理部門也許尚未知曉,這個宅院分上下全木立榨結構的房子也應有保護的價值。
我已離開三元19載了,雖然進了城成了一名工人,我卻無數次夢裏回到我那純真、快樂、幸福的歲月,我無數次在夢裏回到闊別依舊的家鄉,我踏著家鄉的熱土、親吻著家鄉的甘甜,我在想你過去曾經的輝煌,我也在思考,麵臨今天巨大的市場競爭,我們三元人如何打造成經濟強鎮?從三元走出來的人又如何能切實地為構建和諧家鄉而出力呢?
我因三元的美麗而變得聰慧;我因三元的肥沃而變得壯碩;我因三元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變得成熟!
我愛你,三元,我的家鄉!
@@淺談和諧人生的個人修養
生命的意義在於越活越覺醒,隻有越活越明白才能除去煩惱和憂愁,執著地去追求一些虛幻的東西就會導致痛苦,構建和諧社會是一件實際的事情,她需要社會裏的每一個和諧的單元來築就,每個單元的和諧氛圍必須依賴每個人去營造;然而,隻有具備良好的個人修養的人,才會擁有和諧的人生,怎麼做呢?
一、正視是非斷除煩惱
一個人如果給別人製造煩惱,其實最煩惱的人卻是自己,因為,如果你說了一句謊話,就不得不再說很多句謊話去掩飾,這樣的活著你能不煩惱嗎?人生裏有很多煩惱也是由於外在的因素導致了個人的心境起伏不穩,所以,我們應該告誡自己,人生裏快樂和痛苦是相煎的,沒有永恒的快樂也沒有永恒的痛苦,我們無論是在順境中還是處在逆境裏,關鍵是要認識自己、降伏自己,隻有先改變自己才能使別人改變;有很多固執己見的人,因今天的執著成了明天的後悔,任何一個在實施中的英明決策,都是建立在群策群力之上的,獨斷專橫迎來的結果都是失敗;無論什麼情況都應該用積極樂觀和欣賞的態度去看待別人、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要看不起人或者隻看別人的缺點,如果不能以“一美遮百醜”的態度去接受對方,當你認定別人錯時自己也就犯了大錯;隻有心態不好,嫉妒心極強的人才隻看別人的缺點,總拿別人的缺點比自己的優點,以此證明自己的強,這樣的人一生都會在可憐的迷惑中度過,這類自負的人是沒有救的;當對別人不滿時首先應該檢討一下自己,不滿別人的同時也在傷害自己,甚至是在傷害自己的良心,何必昧著良心找麻煩呢?如果能夠換個心態,用包容心去對待與自己意見不相同的人,這樣就會自然順利地好過了,就即便是別人真的有錯,也隻有從內心去原諒那些有過錯的人,這樣那些犯錯的人也不會過得心安理得的了,自然也就會改過;如果總是一意孤行,隻有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法,永遠聽不進去別人的心聲,這種不能容人的人是可悲的人;古人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寒。”一個不能容人的人很容易因一句話一個態度毀滅一個人。
人是具有高尚感情的動物,我們每一天都生活在情感的世界裏,然而,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在短暫的生命裏僅僅經營的是智慧而已,所以,我們不可以在純潔的智慧裏夾雜瑕疵,也不能使純潔的心靈缺乏智慧,對待是非曲直要做到正確分辨和接受,要知道“世上誰人不說誰、誰人不被誰人說”的古語,沒有任何一個人永遠都生活在誹謗之中,也沒有一個人永遠都享受著讚美之聲;同時,一個人一生裏無論你是個話多的人,還是話少的人或者是個沉默的人,在這個世界裏都會有人在批評你、讚美你,批評總是多於讚美的;如果你成天總是想著別人說你的腳,穿什麼樣的鞋都難看,那你就應該想到還有很多連腳都沒有的人,他們的生活不也很快樂嗎?麵對批評我們、故意難為我們的人,應該想到如果沒有她們存在,我們就不會進步,很多朋友都看過《西遊記》,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妖魔鬼怪,能成就出一個“名人孫悟空”嗎?麵對讚美也不能驕傲,電影《幸福像花兒一樣》裏記載一個故事,一個連攻打101高地去了100多人,回來的隻有一個戰士一個連長,他們被授予了特等功。卻把軍功章藏了起來,因為這是犧牲的戰友們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無論遭遇誹謗或是讚美,都要能沉住氣,以沉默的平常心去對待,這樣就會廣結友誼,不易傷害他人,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擁有一切;煩惱不能消除煩惱,隻有善良和愛心才能化解一切恩怨情仇,這是能夠獲得和諧人生的永恒道理。
二、麵對現實放下自我
一生中擁有一份真誠美好的情感是來之不易的,很多要準備結婚的人,總是幻想自己未來的家庭應該是多麼的完美、幸福!其實,現實裏並非是心想事成的,隻有真正擁有愛的人才會被愛擁有,世界上沒有一個家庭能擁有童話般一樣美滿幸福的婚姻;已結婚的人就應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姻緣,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幸福的家庭生活來之於無限的信任、容忍和相互尊重。在這物欲橫流的紅塵裏每個家庭都在經受各種考驗,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一個家庭每天都能平安度過就是幸福,隻有這樣才能提高夫妻間的修養,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園。
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同事、善待他人,不要固執己見,不要因一些小事爭執不休,生活中很多是非都來之於閑聊之中,有的人一生隻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過於欣賞自己、不會欣賞別人;隻能接受掌聲、無法承受批評;能享受順境、難度過逆境;在事業的旅途中能上不能下,經不起歲月的考驗,弱不禁風雨地活著活在夢幻的世界裏;這種用自己的良心欺騙自己的人,是無法擁有和諧人生的。
要營造和諧人生就得放下執著,用平和正確的心態看每件事辦每件事。這樣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裏,順利地做到好好珍惜每一天。“天上兩隻鳥、不如手裏一隻鳥”,我們要珍惜的就是今天就是現在,人是應該有理想的,生活在虛幻的世界裏幻想著哪些沒有得到的東西,往往會認為哪些沒有得到的東西才是最美的,這個觀念的形成證明了自己對哪些幻想的東西並不了解,如果一旦了解了他得到了她,事實就並不是那麼美好了,正如古人雲:“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世界很大不屬於任何一個人,百年之後,我們能留下的隻有智慧和做人一生值得世人讚賞的高尚修為,能夠平安地度過每一天,一生平淡無味,平凡無奇就是最美的人生;一個不洗澡的人,即便是擦上世界上最昂貴最好的香水,自身也不會香的;要留下名聲、要贏得世代的尊貴是需要在有限的生命裏,用真才實學構築起來;麵對很多事情都要順其自然地接受,與其排斥已成的事實,不如坦誠接受。
總之,人如果想在每一天都擁有鮮花一樣的美麗生活,就要在自己的內心懸掛著一輪光芒燦爛的太陽,要用自己的雙手裝滿能夠澆灌花草的雨露。
一個能成就大事的人,就必須要有耐心,因為我們做任何事隻有圓滑的方式,沒有圓滿的結局;無論你的權利有多大,魅力有多麼耀眼,一切的事情都不可能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我們在經營生命的曆程裏,平和地去麵對一切所發生的事情和即將發生的事情,才能鍛造出自己高尚的修養,這樣,就能夠在等待中用智慧實現完美的和諧人生。
@@防患未然與亡羊補牢
有句成語,叫做“亡羊補牢”,說:“從前有一個人,他養了一群羊。一天,羊圈破了,羊全跑了。他汲取了教訓,補好了羊圈的破洞,以後就再也沒丟羊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在發生事故受到損失後,要想辦法去補救,以免以後再受損失。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禍害於尚未發生之前。說:“從前一人去探望他的朋友,見朋友家爐灶設計不合理,便提出改灶搬柴的建議,主人沒有采納。不久主人家房子著火,人們幫助救火,主人備酒殺牛謝客,人們提出應該感謝那個改灶搬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