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難忘在您離任永壽縣去延安赴任後,您和您的夫人、孩子不遠千裏前來看望我們家,並給我孩子帶來了好多衣服及慰問品,當時我內心要說的話很多很多,但卻激動得無法表達,全家人都將千言萬語化成了熱淚,隻是打心眼裏感激。四五年來,我母親每天早晨都把您和我們全家照的照片擦了又擦,眼望恩人,嘴裏念著“願佛祖保佑鄭書記萬事如意,好人一生平安”。我多少次想寫信問候您,因不知道您的詳細地址又怕您調動,所以多少次的心願都沒能如願。
您雖然外調離開永壽,但受您關照我們家的影響,後繼領導發揚光大。最近縣、鎮、村三級同心合力的幫助,給我家蓋了四間瓦房,各級領導多次前來關照,這都與您的精神影響分不開。
我們一家仍和過去一樣平靜地生活,母親還健在,隻是我身體更糟了,父親幾乎雙目失明,但侄兒、侄女都逐漸長大成人,隨著孩子的長大,日子會慢慢地好起來的。
鄭書記,您工作繁忙,請您別再掛念我們家了。確實我們給您添了不少麻煩,我們家欠您的情太多太多了,對此,我感到萬分的內疚,千言萬語說不盡、寫不完您對我們家的關懷和我們對您的感激。祝您工作順利!全家健康!萬事如意!
巨永安2004年12月17日鄭永強走後,人們在他的辦公室整理遺物時,還發現了另外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這是一封發自鹹陽市禮泉縣的掛號信,信封左側印有公雞報曉、繁花盛開的圖案。在收信人欄上寫有“郵:中共陝西省延安市委(或組織部)辦轉鄭永強同誌收”字樣,由此可見,寫信人當時並不清楚鄭永強調到延安後分管的具體工作是什麼,而且他還與寫信人兩地相隔,遠水解不了近渴,幫不了他什麼忙。可是,這位與鄭永強素昧平生的老百姓,為什麼要滿懷希望地給他寫這封感謝信呢?
這的確是個令人不解的謎團。於是,許多人都把求證的目光,投向了這位曾經在永壽縣水泥廠工作過、現在乾縣大牆鄉扶村定居的一位備受磨難的普通退休工人。
他就是永強在永壽縣任縣委書記期間,幫助解決問題、落實政策的諸多群眾中間的最普通一個。
感謝信的大體內容是這樣的——感謝信延安市委(組織部):
尊敬的原鹹陽市永壽縣委書記鄭永強同誌:
我經打聽,您可能調去延安市委工作了,在此,我強咽眼淚,特致謝書,謝黨,謝您(但不知您是否收到)。
永壽縣老百姓舍不得您離開這裏呀……您愛您的黨,您愛您的人民,您落實江總書記“三個代表”有行動,您一走,老百姓奔走相告傳開了:“可惜喔(方言我)人了!”
忘不了,在您來永壽主持工作之前,1996年1月12-13日,黑惡團夥5人,衝砸縣水泥廠,逼我開假過磅單,致使我五官部、腰部、足腿嚴重受傷,中斷工作,無人查問。治傷期間,以曠工除名,但無任何通知、手續給我;說是下崗又不是,農民非農民,工人非工人,無生存空間,天不收地不管,影響之大,不僅限於鹹陽市,我曾以法律方式解決,但法理何在?
我隻有直接找地方黨政領導人,但我又懷疑地方主義、官僚主義作祟。使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永壽的現狀不是1996年前了,去年打黑除惡公判會場,我第一次認出了主席台上的永壽縣委書記您與龐縣長,那一會兒我聽公審一個人,一下子激起我心頭的沉寂,曾聽工人們講,那人曾是在水泥廠施案的團夥成員之一。因此,公審會剛一結束,我就找到了您和龐縣長反映問題,當時我很激動,自古道,當眾訴於縣老爺,有理無理挨大板。我想我得罪了您和龐縣長。
忘不了,您和龐縣長不是地方官僚主義(非常難見難得)。
第二天,見到您時,您不是公判會主席台上嚴肅的表情了,家常話,平易近人,就如孩子的老師,多好的書記呀!您親手接了我的工傷理由,您讓我傷病者的軀體慢慢坐下,在您縣委辦的沙發上,同您一左一右坐著,您給我心平氣和說話的時候,我開始以為您的策略是用好聽的話哄我走開,等到我再找見您的時候已經咽了氣,可您和龐縣長人格偉大,心胸寬廣,君子不和小人計較,認準的是黨與民心,所以您決定和縣委縣政府領導商量,解決我的工傷及工傷後中斷工作無生活出路的安置問題。您是一位年輕書記,您眼睛裏閃出的光彩足以說明,您對我的問題是多麼重視。於是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誰說共產黨不好?成千上萬的群眾要是知道有這樣一心為老百姓的領導,就一定會說:還是共產黨好!“三個代表”好哇!
於是,在鄭書記您和龐縣長的積極關注過問下,廠子對我的工傷問題作出了以下三點處理意見:
1.按照工傷標準報銷我當時的治傷費用;
2.按工傷之日(1996年1月12日)起,補發給我一年的生活費;
3.致殘致傷不能自謀出路的安置,以養老保險方式,廠子申報我退休,廠裏不給我上繳養老保險費的問題更是個問題。
因我不足正常退休年齡,前來送自查報告的李興周代表廠子動員我:我受傷後,因為身體不好,沒法安排合適工作,情況特殊,按政策可以叫我提前退休,並說這是縣委同意的。
鄭書記,此次之後,我便有了著落,再不用為今後治病、養老的問題發愁了!此時此刻,我多麼感謝您和龐縣長為首的縣委縣政府對我這小民的關愛呀!
由此可見,您真是老百姓的好書記呀!像您這麼愛民的領導,真實難見難得啊!可惜你這一調走,就好像去了國外一樣……鄭書記,記得有一次您在辦公室接待我的時候,問起我的家境,而且還很關心我孩子的成長,問是否上大學?我代表孩子和他的老師同學們,感謝您對一個學生的鼓勵。本來我不希望叫兒子參加高考,因為我當時不能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家境貧寒,是無法供孩子上大學的。可沒有想到,偏偏孩子爭氣,小小年紀竟然考上了本科。孩子死活要去報名上大學。氣得我真想拿繩子捆住他,可又怕傷了孩子,我們夫妻倆在兒子的哭天喊地的哀求下,終於不願做千古罪人,答應叫孩子去學校報名了。在孩子交的各種報名費、學費裏,還有您當時送給我的300元錢呀!
鄭書記,我曾經也在革命聖地延安的邊緣工作過,我知道那裏的山路是彎彎的,環境艱苦,條件惡劣。您在永壽縣為我的事情已經盡心盡職了。我與孩子對您的感激之情,是永恒不變的。因為您不僅代表您,您代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共產黨的愛民形象。如今是信息時代,快如光速,光及萬裏,兒子在大學裏用他所學到的知識,已通過大學信息網將您關心我的事情發布出去了,我們就是想使千千萬萬曾經對共產黨的幹部持有偏見的人們,改變他們的看法,知道因為有了您這麼樣的好官,老百姓過好日子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