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運籌帷幄展號令勢如破竹下平津(2 / 3)

戰爭的進程,由於北平的敵人沒有大規模突圍,六縱在這一帶也就沒有打什麼大仗。但這並不代表六縱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相反,包括六縱在內的東野第一兵團按照軍委的命令,日夜兼程趕到指定區域布防,整個行動不僅可以保障我軍攻殲天津敵軍的行動,而且徹底粉碎了敵人南逃的打算,使得北平的敵人不敢、也無法突圍,為整個平津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基礎。如果不把六縱等部隊部署在這一地段,則整個戰役如何發展將很難設想。這種高妙的部署,深刻地反映了我軍指揮員用兵布陣的高明之處。六縱圓滿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也為戰役的最終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抓緊練兵 圍困北平

12月18日,東野總部又分配給六縱新的任務——準備攻打北平城。北平敵軍的整個防禦體係是以古城牆為基本依托,並充分利用城外的古墳、磚窯、古廟、工廠等特殊建築物,作為防禦陣地。接到任務後,洪學智等縱隊領導立即在馬頭鎮做了相應的攻城部署。全縱分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是16師(師長李作鵬,政委張池明)和17師(師長龍書金,政委徐斌洲);第二梯隊是18師(師長閻捷三,政委袁克服)和156師(師長鄧克明,政委祝世鳳)。每個師以兩個團做第一梯隊,兩個團為預備隊。部署完畢,開始了解敵情,肅清外圍,進行攻城訓練。攻城訓練先練習過護城河,既做了在“四九”前從冰上過的準備,也做了冰化後涉水過的準備。隆冬嚴寒,六縱的指戰員們頂風踏雪勘察地形,在冰天雪地裏修築工事,加緊練兵,但練兵的氣氛卻是熱火朝天的。

1949年1月8日,東總又命令三縱、四縱、六縱、十縱、十一縱均須準備以1個師的兵力,擔任攻北平時對城牆的突破,將兩道城門連續炸開,需研究擊毀和炸壞城牆,用梯子爬城等辦法和通過外壕的辦法;其餘各3個師則著重演習縱深戰鬥和掃清外圍。每個師準備擔任兩個城門的爆破和一處城牆的爆破與登城。六縱許多指戰員都具有比較豐富的爆破經驗,從捆炸藥包到送炸藥,有很多爆破技術好手,根據對敵情的分析,由於城牆太高太厚,用人工送炸藥爆破作用不大,因此準備用汽車送炸藥到城牆地下爆破。攻城訓練主要練汽車過護城河,還要先挖外壕,從外壕過護城河,把汽車弄到城牆根下。步兵主要練攀登城牆。炮兵主要練摧毀城牆垛子工事。為有效摧毀城牆,還苦練了步炮協同、步兵與爆破的配合動作,並組織幹部進行沙盤作業,反複琢磨如何突破第一道防線,如何展開縱深戰鬥。

在原擬定的攻打北平計劃中,計劃用6個縱隊攻城,東野5個,華北軍區1個,其中,六縱和三縱作為主攻部隊,負責主攻方向——東南方向一線。由於最後傅作義接受了我方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北平得以免於戰火而和平地回到人民手中;包括六縱在內的各路大軍圍困北平,使得其無處可逃,也是傅選擇走上和平道路的重要原因。

“攻堅老虎”鏖戰天津

1949年1月1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等東野總部首長做出決定,以東野主力6個軍及全部炮兵,殲滅天津守敵。1月3日,正當洪學智檢查部隊攻北平城訓練情況時,一份由林彪司令員發來的電報由機要參謀送至他手中。電報說:“你縱17師目前須準備參加攻天津,待突破後進入縱深進行街巷戰鬥。該師目前應加緊準備,待天津總攻擊發起前兩三天,再命令開到天津附近。該師目前應加緊進行戰術與政治的準備和動員。”

在接到電令之前,洪學智對攻打天津已有預感。1948年12月26日,毛主席就對平津前線司令部發出電示,命令前線部隊一麵嚴防平津之敵突圍,一麵準備攻克天津,以打掉傅作義據城抵抗的幻想。總部在那麼多個師裏,挑出六縱17師擔任天津戰役的總預備隊,是因為首長對於六縱、對於17師的信任,也緣於17師曆來就是一支能打善戰的部隊。在1947年6月的四平攻堅戰中,17師就是這場戰鬥的總預備隊,他們活捉敵特務團團長陳明信,並殲滅敵七十一軍軍部,為我軍四平攻堅戰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遼沈戰役中,該師又奉命擔任錦州攻堅戰的總預備隊,在縱深攻堅戰中,大膽插入,發展迅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經過此戰,17師受到東野總部嘉獎,並被授予“攻堅老虎”的光榮稱號。

17師是六縱的一隻鐵拳,臨時調它去天津,洪學智多少有些舍不得。但是,麵對任務,他並沒有猶豫,而是選擇了堅決執行,立即到17師作了部署。聽完洪司令員的部署後,17師幹部戰士人人興高采烈,整個部隊立刻沸騰了。全師上下一致認為:打好天津攻堅戰,對於整個華北戰局,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東野首長將這一重要任務賦予17師,體現了對17師的充分了解和信任,同時也感到,這項任務是非常艱巨而光榮的。

天津水網縱橫、地形複雜,敵軍在此地區集中了約13萬人編成了有力的集團分區防守,加之城防修建號稱“大天津堡壘化”,要攻克這樣一座城市,顯然是很不容易的。從接受任務那天起,17師就開始抓緊做好戰前的思想、戰術和物資上的一切準備。在大戰前夕,天津前線指揮部總指揮劉亞樓在楊柳青主持召開了作戰會議,對攻打天津的兵力做了具體布置。六縱政委賴傳珠參加了會議,會議決定:由一縱、二縱配屬特縱2/3炮兵、戰車20輛,向天津西城和平門、西營門以北地區發起攻擊,突破後,由西向東挺進;由七縱和八縱向天津東城的民權門發起攻擊,從東向西挺進。兩路大軍在市中心之金湯橋會師。由九縱在天津城南的尖山一線突破,從南向北助攻。六縱17師在一縱之後,作為總預備隊,隨時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