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懷念敬愛的老部長(2 / 3)

由於曆史原因,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部分作戰部隊的營房和設備都在山溝裏,家屬去不了,孩子無人管,影響了幹部思想安定。部隊麵臨是否重新建設營房,要不要走出山溝靠近城鎮的問題。當時重新回總後任職的洪部長考慮到部隊長期住山溝,家屬無法安排工作,子女上學也成問題,勢必影響幹部思想的穩定,對部隊建設不利,因此決定,再建營房應在符合戰略部署的前提下,盡可能向中小城鎮靠攏,杜絕了再建幹打壘、地窩子、土坯房等簡易營房。在營房的布局上,不允許再建山散洞、羊拉屎式的分散營房,要建就建磚木結構的磚瓦房和集中造一些樓房,水電等設備一次到位。錢少,可以一次規劃,分期建設。不建則已,要建就建好。每年國家分給軍隊的基建經費有限,但有些重要單位必須一次建完便於開展工作,為此,洪部長不僅從基建投資上向這些單位傾斜,而且還下決心從軍委領導每年掌握的機動費中拿出一些來投入重點建設。如某部因部署調動,到北京後擠占了一所醫院,使醫院無法救治病員,洪部長知道後讓我在他的辦公室向軍委寫報告,從軍委機動費中撥出5000萬元解決該單位工作用房問題。報告寫好後,洪部長親自修改定稿,當晚打印上報,第二天軍委就批準了,該部領導知道這一過程後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通過幾年的努力,一些原在山溝裏的駐軍擺脫了困境,改善了生活條件,保障了各項戰備任務的完成。洪部長非常重視節省軍費投入,他經常教育我們要“一分錢掰兩半用”,但是對涉及戰略大計的基層部隊建設卻舍得下本錢,既糾正了林彪在軍隊營房建設中的錯誤指導思想,又保障了作戰訓練任務的完成。

洪部長十分關心部隊建設,抓基層,辦實事,把錢用在刀刃上,紮紮實實地改善基層部隊的生活條件。這是洪部長一貫的指導思想。洪部長再次回到後勤領導崗位後,了解到海邊防等基層單位十分困難,先後組織了全軍性的營房大檢查,海邊防、醫院、倉庫大檢查等。檢查組對高山、海島、邊防每一個點幾乎都走到了,有的工作組沒有走到最前沿的小島上,洪部長知道後讓他們重新回訪。就這樣一個點一個點地查落實,把存在的住房、吃水、照明、洗澡及食品醫療等供應困難都一一研究解決。按規定落實的經費,各級都不得扣留,必須用於指定的單位和項目。問題全部解決後再組織工作組去檢查落實情況。

第二炮兵是我軍威力的重要體現,其領導機關的建設尤為重要。二炮組建之初,長期沒有一個固定適當的位置,軍委多次研究,但由於多種原因而未得到及時解決。後經總參作戰部、總後營房部的同誌實地調查研究後,提出了二炮司政後指揮機關定點的具體方案。總後胥光義副部長看後,批呈給了時任軍委副秘書長的洪學智同誌。洪副秘書長看後當即批呈給了軍委領導,軍委領導全都同意這個方案後,他多次指示,要對二炮指揮機關加大投資,加快建設力度,使二炮指揮機關很快進入了指揮崗位,為鞏固國防力量和保衛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洪部長十分關心全軍指戰員的身體健康和離退休老幹部康複休養。1987年我和老伴去大連療養時,順便看了東北地區的幾個醫院,結果使我大吃一驚。這些醫院大都是從日偽和國民黨手中接收過來的老醫院,因為長期得不到整修,早已破爛不堪,透風漏雨,十分簡陋。為了摸清情況,我有意多看了一些醫院,情況大體相同。有一個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同誌聽說我是總後營房部的幹部,在病床上握著我的手哭著說:“剛解放時我住院的條件也比這個好,沒想到幾十年後的今天,醫院比剛解放時還要差。老幹部感到心寒啊,請你們做做好事,向總部領導反映反映,趕快為病人做點好事吧!”我聽後一股熱淚流了下來。回來後我把所見所聞向洪部長做了彙報。洪部長聽後立即指示我們對全軍醫院進行大檢查,將錄像帶回來放給軍委總部領導看。於是,在總後各部尤其是衛生部門的配合下,對全軍幾百所醫院的營房進行了全麵調查,當我們將調查情況向洪部長彙報後,洪部長下決心對全軍醫院分別進行改造。撥出專款,列入五年改造規劃,分年實施。並按照各醫院不同的收入調整投資比例,總部拿大頭,醫院拿小頭,軍區適量給補貼。改造醫院的方針,主要是解決好兩個樓,即醫療大樓和病房大樓。這等於給每個醫院抱了1隻母雞,用這些母雞去下蛋(在為軍隊優先治療的前提下,盡力收治地方病員,這樣既解決了當地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也給醫院增加些收入,解決醫院的其他營房建設問題),使醫院有了自身的造血功能。現在看來,洪部長的決心下得對,下得好,有利於全軍指戰員的身體健康。可以這樣說,現在部隊保留下來的醫院。個個都越辦越好,功能越來越全,設備越來越齊,幹部的住房等其他設施也越來越完善。由於洪部長的關懷,全軍指戰員的醫療保障條件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