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難忘的關懷 不朽的功績——深切懷念洪學智老部長(2 / 2)

洪老部長重視四醫大的人才隊伍建設,他指示我們,一定要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加速人才培養的步伐。校曆屆黨委對此都很重視,認真予以貫徹落實。改革開放初期,學校的人才隊伍建設存在不少問題,知識老化,斷層嚴重。洪老部長每次到學校來,大會小會都要講這個問題,使我們增加了緊迫性。學校為加快人才培養采取了一係列重大措施。我們先後從日本、英國、法國、美國聘請了一批兼職教授,除邀請他們每年來校講學外,也選派優秀人才去國外培養。學校還利用出國留學、學術交流、短期訪問等形式,每年選派100多人次出國深造。我校派員出國留學的工作經驗,曾經在全國、全軍範圍內做過交流。由於我校對出國留學人員的政治把關較嚴,絕大多數學成回國後,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我校目前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近三四成都是出國留學培養過的。四醫大這些年之所以人才輩出,這與我們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與洪老部長“走出去、引進來”的指示,是密切相關的。

洪老部長既是革命家、軍事家和軍隊後勤專家,又對軍事醫學專業十分在行。在業務建設上,他特別強調學科建設,重視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學校隻要有新的業務和新的技術,他都大力支持。記得我校早年開展的“十指斷指再植”、“骨巨細胞癌微波治療技術”等新業務、新成果,都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有一次,他在口腔醫院視察工作,聽口腔醫院領導彙報要開展“種植牙”業務,他立即從自己的機動費中撥出30多萬元,支持這一新業務的開展。口腔醫院的專家教授們,沒有辜負洪老部長的期望,在應用基礎研究的基礎上,成功將這一新的成果應用於臨床,先後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像這樣的例子,在我們四醫大又何止一例。

在與洪老部長麵對麵的接觸中,我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洪老部長向我們強調最多的,就是“要講政治,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要顧大局,全麵考慮問題”。他要求領導幹部胸懷大局,不能隻看本單位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改革開放前幾年,我校畢業生留校較多,加上不斷回來的“海歸派”,使我校人才隊伍比較飽和。洪老部長知道後,要求我們多支持兄弟單位,多體諒兄弟單位的困難,舍得把最優秀的人才交流出去。他說,這是總後的大局,全軍的大局,這是最實際的講政治。在洪老部長和總後機關的指導下,從我校先後調出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到兄弟單位工作,他們很多人已經成為本單位的學科帶頭人。調的最多的是第一軍醫大學,先後選調了教授、副教授50多名,護士幾十名,為一醫大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雖然對四醫大來說,當時確實受了些影響,但用洪老部長的話來講,這就是講大局,這就是講政治,為全軍輸送人才是四醫大的光榮。

在我們任職期間,最難忘的還是洪老部長“過緊日子”的思想,至今我們還記憶猶新。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麵臨不小的經濟困難。洪老部長一直強調,軍隊要“過緊日子”,“人少要把工作做好,錢少要把事情辦好”,提倡軍隊院校要“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我們學校為了貫徹洪老部長的指示,為了擺脫學校建設出現的困境,幾屆黨委班子都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那幾年,不論是開門辦學也好,還是科技開發也好,都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校後來在“211工程”建設方麵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應該說這與當年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所奠定的基礎是分不開的,也與洪老部長對學校堅強而深入的領導是分不開的。

尊敬的洪老部長離開我們已經7年了,我們也相繼離開了工作崗位,但洪老部長那和藹可親的麵孔、循循善誘的教誨,永遠留在我們記憶裏。洪老部長對四醫大的傾心關注、大力扶持和重點培養,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我們對洪老的敬佩之情、懷念之情、感激之情,是難以用文字表達的。洪老部長,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四醫大也永遠不會忘記您。您的崇高品德和光輝業績將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趙長伶、鞠名達、陳景藻,均在不同階段擔任第四軍醫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