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洪學智對發展軍事後勤理論的重大貢獻(2 / 3)

二、科學確立新時期學術研究指導方針,引領我軍後勤理論創新蓬勃開展

洪老部長重回總後的頭幾年,正值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當時,經過真理標準的討論,解放思想深入人心,全國的學術理論界十分活躍,理論創新的氛圍格外濃厚,新的理論成果不斷湧現。與此相適應,我軍後勤學術研究也開始出現新的氣象,但與形勢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一部分領導同誌的思想中,還沒有充分認識後勤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忙於日常事務、不重視研究後勤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洪老部長稱“這叫‘盲人騎瞎馬’,是一種病態。”為改變這種狀況,推動我軍後勤學術與理論的發展,1984年7月,他借學習貫徹軍委徐向前副主席為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淺談戰爭初期的後勤保障》一書題詞之機,在《解放軍報》發表了“要重視軍事後勤理論的研究”的重要文章,對上述現象給予了批評,在全軍高揚起了後勤理論創新的大旗。

在這篇具有重要曆史意義的文章中,洪老部長在深刻分析了我軍後勤理論研究的現狀後,強調指出:“現在,我軍進入了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曆史新時期。軍隊建設的發展,現代戰爭的要求,使後勤麵臨著一係列新情況和新問題。我們必須建設一個完備的、戰鬥化的現代後勤體係,把後勤工作提高到與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建設和現代戰爭要求相適應的水平。要達到這個目標,後勤理論研究必須努力走在前麵”,“如果沒有後勤理論上的突破,就不能指導後勤建設向新的奮鬥目標邁進。”針對當時蘇、美等發達國家軍隊正在不斷推進後勤理論創新、加快後勤學科建設的情況,他鄭重地向全軍提出,要“深入探討現代戰爭條件下後勤工作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編寫出我們自己的《戰略後勤學》《戰役後勤學》《戰術後勤學》以及各項專業勤務學等基本理論著作,用以指導後勤教育訓練和各項戰備業務建設。”他還指出:“後勤工作大量的是軍事經濟工作,既要適應軍事需要,又要遵循經濟規律的要求”,因此,“必須大力開展軍事經濟學和後勤管理學的研究,認真貫徹國防建設同國家經濟建設相適應的原則,堅持局部服從全局,需要服從可能,把對國家負責和對部隊負責統一起來;同時,勇於革除軍事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改變條塊分割閉鎖、重複建設,以及‘小而全’、‘大而全’的自給自足的供應體製,改變‘吃大鍋飯’的管理方法,改變手工業的工作方式。”

在這篇重要文章中,洪老部長還特別強調指出:“改革已成為我們時代的精神,開創新局麵,改革是關鍵。加強後勤建設,必須從改革中找出路。”而“改革的實踐需要改革的理論做指導,如果後勤思想、後勤理論沒有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改革實踐隻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難有重大突破。”他認為:“最近幾年,在後勤的一些領域也搞了不少改革試驗,但從宏觀上看,至今基本上仍停留在過去傳統做法的階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沒有明確的現代後勤思想和後勤理論做指導,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他說:“目前,國家經濟體製、管理方法的改革和世界範圍的新技術革命,對我軍後勤工作正在產生深刻的影響。這也為理論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無比廣闊的科研天地。我們應當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徹底肅清‘左’的思想影響,衝破習慣勢力的束縛,到改革實踐中去深入學習、研究和探索,把軍事後勤理論研究工作提高一步,使之更好地為後勤改革服務。”

洪老部長的這篇重要文章,科學確立了軍事後勤理論研究的指導方針,是新時期加強我軍後勤理論建設的動員令。此後,全軍上下興起了後勤學術與理論研究的高潮,一支以專業研究人員為骨幹,與機關、院校、部隊指戰員相結合的後勤理論隊伍迅速壯大,短短幾年內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尤其是圍繞我軍建設指導思想的戰略性轉變,以研究局部戰爭後勤保障的特點、規律、方法和對策為突破口,實現了從注重研究核威懾條件下的全麵戰爭後勤保障到注重研究核威懾條件下局部戰爭後勤保障的轉變,召開了全軍局部戰爭後勤保障學術研討會,撰寫出版了以《局部戰爭後勤研究》為代表的一批理論專著和教材。軍事後勤基礎理論研究被列為專項工程,有了突破性進展。在後勤建設與改革方麵,著重探討後勤發展戰略,突出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理論研究和科學論證,提出了在“忍耐”中有所作為的後勤建設思想,把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結合起來的後勤管理思想,以及適應現代作戰聯合保障要求,開展三軍劃區就近互相代供、代醫、代修和統一組織運輸的聯勤保障研究與試點,《軍隊後勤管理理論》等一批軍事後勤管理與改革專著、教材相繼問世。後勤學術與理論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世界科技革命發展和國內經濟體製改革的前沿,以觀念更新帶動研究觸角的延伸,使我軍後勤學術與理論研究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