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22日上午,洪老在其長子原吉林省省長洪虎、吉林省政協副主席孫耀庭、省民政廳長朱克民、市委書記馬俊清的陪同下來到陵園。年已90高齡的洪老精神矍鑠,在紀念碑前,洪老及夫人向烈士獻了花圈。花圈由四平武警戰士抬著緩步走向烈士紀念碑,在黃紅白鮮菊花組成的花圈挽帶上寫著:為解放四平而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花圈伴隨著陣陣清風,把洪老的無限情思寄托在烈士碑前。90高齡的洪老緩步登上紀念碑基座,向烈士們默哀。並與隨行人員講解著當年打四平的事,隨後對身邊的市委馬書記說:四平烈士陵園要好好建啊!馬書記向洪老彙報了烈士陵園的維修規劃情況。洪老對四平烈士陵園的建設情況和近期維修規劃很滿意,並說,明年再來祭掃犧牲的烈士。
此後,洪老由於身體原因再沒有來過四平烈士陵園,但是他一直牽掛著長眠於四平的戰友們,一直惦記著四平烈士陵園的建設情況。在他的悉心關懷下,民政部、省民政廳和四平市政府不斷加大對烈士陵園的投入,不斷完善烈士陵園基礎設施和環境改造。從2007年開始,在國家10部委的聯合倡導和支持下,投入資金近500萬元,進行了第三次大規模的建設工程即紅色旅遊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成集辦公、會議、接待為一體的多功能廳一座,改造麵積4000餘平方米人工湖1個,湖畔地堡上建成大龍1座,形象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中軸路上建成石拱橋兩座,噴泉1處、假山2座;人工湖與噴泉之間建有人造天河1條,蜿蜒曲折直至湖邊;陵園東北側建成碉堡式旅遊公廁,南側一排倒字平房是旅遊飯店的場所,旁邊配有長廊一直延續到人工湖邊;園內甬路四通八達,全部用紅色的天橋馬蹄石鑲砌而成。“成仁有誌花應碧,殺敵留紅土亦香”和“四戰四平威震中外,烈士英名永垂千古”的大型宣傳標語鐫刻在大門兩側的護坡上;麵積5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全部實現了硬麵化。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加大了綠化美化的力度,黑鬆、檜柏、火炬樹、雲杉、垂柳等樹種分層次、分區域地分布於各景點之間,蒼鬆翠柏、鬱鬱蔥蔥,其間點綴有萬壽菊、丁香、串紅、玫瑰、芍藥等多種花卉爭奇鬥豔。進一步完善了陵園的基礎設施,增添了紅色旅遊景點,使陵園建設更加完備。
近幾年來,陵園沒有放慢維修和建設的腳步,多方籌措資金,繼續加大投入,進行了烈士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的改造,對6000平方米瞻仰廣場和中軸路、門前小廣場的改造,更換了單體烈士墓理石墓蓋。
在洪老的關注、關懷下,四平烈士陵園逐步完善完備,現在平均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遊覽群眾已達13萬餘人次,其中團體組織人數8萬人次,接待來人、來電、來函查詢烈士100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四平烈士陵園已經成為四平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一切可以告慰在四戰四平犧牲的英烈們,也可以告慰洪老將軍了。
(師俊福,四平市烈士陵園管理處科長)
§§第五章 坎坷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