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老走進裝修一新的縣政府賓館房間,眉頭一皺,不高興了。說:“這麼大災之年,哪來的錢裝修賓館?賓館搞那麼豪華幹什麼!”我連忙解釋:這是年初就裝修了,是省政府給的錢,你去年來住在這裏時地板都爛了。洪老又笑了。他說:“我的想法你們也要理解,窮縣就要按窮日子過,不要攀比,不要講闊氣、講排場。錢要用在刀刃上,一分錢要掰成兩半花。堅持勤儉辦事,發揚艱苦奮鬥優良傳統,因陋就簡搞建設,尤其是今年受災了,一切樓堂館所基建項目都要停下來。”
下午,洪老參加了“紅軍紀念堂”奠基儀式,為奠基石鏟了第一鍬土。接著參觀了烈士紀念館。洪老每次來縣都要到紀念館看看,這次看得特別仔細,每一張圖片,每一段文字說明,每一件展品,他都細細琢磨,一邊看,一邊給我們“講解”。當他走到吳煥先遺照前,洪老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生平和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的情景,然後默哀,並深深鞠了一躬。此景此情,讓我們陪同洪老的人深深感動,講解員眼眶傾滿了淚水。
從紀念館回到住處,洪老提出想到響洪甸電站看看。隨行的保健醫生勸他不要去,這些天太累了,從北京啟程時身體就不太舒服,血壓不正常。但洪老堅持要去。他說:“我一定要去響洪甸看看,這個水庫1958年建成,我還沒去過。這次又發大水,我到家了不去看看,心願難了啊!”最後保健醫師還是答應了他老人家的“請求”。
16日上午9時多,洪老登上了水庫大壩。在電站負責人的引領下,他從大壩這頭走到那頭,又回到大壩中間,來回走了700多米。他一邊看,一邊手摸著大壩欄杆,一邊聽電站同誌介紹,興致勃勃,笑聲朗朗。對大壩的勘察設計、工程施工、工程造價、工程效益等都問得很詳細。電站負責同誌一一回答。洪老說:“這是五十年代初,我國專家自行設計、自己建造的全國第一座重力拱壩,不簡單啊!是治理淮河水患的重點工程之一,防洪、灌溉、發電,造福於民。水庫上遊老百姓也受了損失,淹沒土地、搬遷移民,現在水庫又超位淹了他們的山場、農田,老百姓有意見,這是局部犧牲換來整體效益,也是舍‘小家’保‘大家’吧!省裏要重視老百姓意見,給一些補償也是應該的。”洪老又轉向電站同誌說:“你們要把這水庫大壩維護好、管理好,讓它永遠為百姓造福。”
五
1993年3月29日(星期四)下午,向洪老彙報水利部關於水庫超水位淹沒補償問題的處置意見後,洪老講了關乎全縣發展的5個問題。“第一,不放鬆糧食生產。這件事我跟你們說過多次了,可能有的同誌有點煩了,我不管你們是否聽得進去,還是要講。有的同誌說,有錢就有糧。豐調雨順,有錢能買到糧。遇到大災年,糧食減產,糧價上漲,買到糧也得花大價錢,農民也承受不了,也可能發生有錢也難買到糧。貧困山區發展經濟,要有一個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產業結構。‘以糧為綱’時期,單一抓糧食,而不惜犧牲多種經營,其結果糧食產量大起大落,不僅沒有解決糧食問題,反倒因盲目擴大耕地麵積破壞了山區生態平衡。近年來隨著產業調整,有的地方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忽視糧食生產,這是一種極危險的傾向。我的觀點是貧困山區糧食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不斷提高自給率。措施是,抓好農田基本建設,使農民有一定數量的旱澇保收田;抓農業先進技術推廣,你們搞旱育稀植有效果,堅持去做;嚴禁濫占耕地,嚴禁占用好田好地種經濟作物。第二,因地製宜,多種經營。金寨的優勢在山上,400多萬畝的山場就是老百姓賴以生存的基礎,獨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決定了你們脫貧致富要在山上做文章。要發展多種經濟作物,上規模,上產量。你們生產出來的山貨能成車皮裝,鐵路修到你那裏就發揮大作用了。水庫發展養魚,那麼大的水麵要利用好。還要養羊、養牛,大別山黃牛也是全國知名的。可以引進優良品種,學習先進養牛技術,你們可以到天津柏各莊農場,考察黃牛養殖催肥技術,那裏的黃牛養得好,我給你們打個電話。第三,要大力發展板栗。板栗是好東西,營養豐富。你們到遷西看過了,學習人家的先進經驗,實現板栗栽培園林化,像栽蘋果梨子一樣,栽好板栗樹。要有一批技術員,指導農民精心栽培,科學栽培。要不斷改良品種。要辦板栗加工廠,開發板栗產品,有龍頭企業帶動板栗生產。板栗保鮮是個難題,專家正在研究,你們也可以組織人員研究、攻關。第四,要抓好社會治安。我給你們公安廳長都說了,要他們支持你們抓好社會穩定工作。發展經濟,脫貧致富,沒有良好的社會秩序不行。穩定壓倒一切。聽說大白天有小青年蒙麵將老師家的電視機偷走了,這雖然是個別現象,說明你那地方治安還有問題。社會治安要綜合治理,群防群治,發動群眾都參與,僅僅依靠公安部門不行。群眾都起來管治安,小偷也就沒有那麼大膽了。當然還有一個農民教育問題。第五,抓好幹部作風建設。經濟發展要加快,脫貧步子要加快,關鍵要有好帶頭人。帶頭人要有好作風。作風是多方麵的,毛主席講黨的三大作風。我看要著重抓聯係群眾和實事求是這兩個方麵。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能和群眾親如一家、打成一片,傾聽群眾意見,尊重群眾創造精神,就是一個好幹部。如果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在群眾麵前裝‘老子’,受損害的不僅是個人形象,而且是政府威信、黨的形象。這些道理其實人人都懂,有的幹部講起來頭頭是道,但做起來就另外一套了。有的不了解下情、民情,指手畫腳;有的不辦實事,衙門作風;有的脾氣很大,架子很大,老百姓都不敢接近他。這樣作風怎麼能帶老百姓脫貧致富呢?你們說要修什麼‘將軍大道’,我看你們真要修,就叫‘群眾大道’。再講‘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幹部對上對下都要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特別是對上級,要如實反映情況,不要看領導臉色講話,不要講大話、假話、空話。貧困縣脫貧是艱巨的、長期的任務。不要急於求成,不要搞政績工程,不要做表麵文章,不要玩數字遊戲。毛主席說過,共產黨不靠嚇人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靠科學吃飯。實事求是光榮,弄虛作假可恥。要讓全縣幹部都有這個認識。老老實實做幾件讓群眾得到實惠的事。好作風要一級一級帶,書記要帶好縣裏一班人,首先要從自己做起。我們是認識好幾年的朋友了,五六年了吧?你是‘父母官’,我這樣講你沒意見吧!今天就講這些。”停了一會,洪老又講“還有兩件事,雙河鎮的地名,老同誌打電話問我,‘你可回老家啦?’我說‘回啊’,‘那老家雙河被改成黃龍了,你回哪裏去啊’!你們回去翻翻曆史,看看六安的雙河和金寨(曆史上屬河南)的雙河,哪個名字悠久一些。再一件事是在京成立建築公司。你們回去研究。”
六
1993年9月20日(星期一)上午,我在北京參加全國計劃生育工作會議期間拜望洪老。當我說到前兩天去看望了張勁夫和項南同誌,洪老高興地說:“好!他們現在對金寨很關心。張勁夫同誌在抗日戰爭時期,在白水河工作過,八十年代初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到你們那裏去視察,還特地到雙河、白水河看看,他休息了還念著金寨。項南同誌現在是扶貧基金會的會長,也常念叨你們。這些老同誌對老區感情深啊!”我向他彙報了“紅軍紀念堂”籌建情況,由一位副書記任組長,兩位副縣長(常務副縣長和省民政廳下派副縣長)任副組長,現在建設中,要求於九月底建成。洪老說:“要保證質量啊!資金困難,我正在給你們想辦法,希望有企業家支持一下。”我說,我們開展了向紅軍紀念堂自願捐物捐款的活動,想辦法籌集。洪老說:“那很有限,盡力而為吧!”接著,洪老講了6個問題:(1)加強縣委的自身建設;(2)提倡批評與自我批評;(3)要有群眾觀點;(4)農業問題,解決金寨人民吃飯問題;(5)要注重水質,保護環境;(6)要加強社會治安和民風教育。洪老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縣委是一個縣的頭。加強縣委班子的自身建設,這是大題目。我著重講堅持民主集中製。作為縣委書記,要做好領導工作,必須正確處理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既要注意發揚民主,又要善於集中,真正做到在高度民主基礎上實行高度的集中。首先要有高度的民主,在縣委常委中,每個人都有可能提供自己的經驗,發表許多正確的意見,同時也可能提出不那麼正確甚至是錯誤的意見,書記隻有發揚民主,讓大家把各種意見都講出來,才能集中正確的意見,去掉不正確的意見。發揚民主,對你書記來說,就要有民主作風,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提倡不同意見的爭論,做不到這一條,發揚民主也是空話。縣裏人說你還不錯,能聽進去人家意見,這樣就好,我看你也是個好人。”我連忙說:這是洪老誇獎,我沒有領導經驗,有許多缺點。
洪老說:“知道缺點就好,有自知之明嘛!還要有高度的集中,離開了集中,民主會沒有方向,造成極端民主化。集中是要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準繩,不能個人意見第一,更不能獨斷專行。再講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於有損於黨和人民利益的言行,敢於講話,敢於批評,主持正義,剛正不阿,任何時候都不能讓錯誤的言行自由泛濫,更不能同錯誤的言行同流合汙。在原則問題上,在大是大非麵前,要旗幟鮮明,毫不含糊,明確表示讚成什麼,反對什麼,不搞‘關係學’,不當‘和事佬’。你好我好,一團和氣,明知不對,少說為佳,回避矛盾,怕得罪人,不能開展正確的批評,你這個領導就不稱職,就帶不好班子。批評要與人為善,誠心誠意幫助人,要注意政治,要講究方法,要多講道理,要叫人服氣。還有自我批評,在這方麵更要帶個好頭。要嚴於解剖自己,象毛主席比喻的天天掃地洗臉一樣,經常用自我批評的武器去清除身上的灰塵,搞好自身修養,增強黨性。把這個頭帶好了,就能引導縣委一班人都能開展認真的自我批評,自覺地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從洪老的談話中,我感到他老人家對我們新組成的縣委班子寄予厚望,對家鄉人民寄予深情,對我更是關愛有加,循循善誘,教我怎樣當好“班長”。
洪老關於群眾觀點,糧食問題,治安問題的講話內容,與前幾次講得差不多,我不再抄錄了,可看出他老人家對這些事關群眾利益、群眾生活的問題時刻縈懷心頭。
9月1日,國務院發布的《取水許可證製度實施辦法》和《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開始施行。於是,洪老又聯想起家鄉兩大水庫水資源的保護問題。洪老說:“1991年大水後,我看到紅石咀堆了那麼厚的沙,我就講了水庫上遊水土保持要搞好。保護好了水庫的水質,不僅對縣裏老百姓有益處,對下遊老百姓更有好處。據說,每天流入巢湖的有害廢水、汙水有50噸,合肥人不敢飲用巢湖水了,要求飲用從響洪甸、佛子嶺水庫引來的水,如果水庫汙染了,那不下遊人都遭殃了嗎?你們要管護好森林,堅決製止亂砍濫伐,提高森林覆蓋率,營造‘綠色水庫’。黃河之所以成為泥河,就是因為上遊大片森林被破壞。鬆花江泥沙沉積很少,豐滿電站還能發電100年,就是因為有長白山號稱‘森林之母’的保護。製止亂砍濫伐,保護森林,還能減少泥石流給人民帶來的威脅。因此,治水必先蓄水於林,蓄水於山。你們這些年封山育林,營造經濟林,有成效,還不夠,森林覆蓋率要由現在的60%多提高到70%以上。另外,不要在水庫上遊辦汙染環境的企業,不能辦紙廠、竹板廠。繅絲廠的汙水是怎麼處理的?要顧全大局,保證水庫常年優質水。”
七
1994年,我第四次見到洪老。
經洪老辦公室介紹,我帶領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有關部門辦事。事情辦完以後,洪老在5月16日(星期六)上午聽了我簡短彙報。他聽我說國家這些部門對金寨縣很重視,十分高興。我說:我們都是打你的“牌子”去的,他說:應該說是打著“革命老區”、“貧困縣”的牌子。洪老說:“前不久,國務院公布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決定從1994年到2000年,集中力量,力爭用七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農村八千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叫做攻堅戰。這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綱領,意義重大。你們要認真學習這個文件,結合縣裏情況,拿出具體辦法,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努力貫徹實施。”6月8日,洪老來縣視察工作。下午3時,天下著小雨,洪老還是堅持要到烈士陵園看看。他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走,不時停下來仰望紀念塔。洪老說:“‘星火燎原’,劉帥這幾個字寫得好,蒼勁有力!六十年代初,他到六安軍械庫視察,縣裏要他寫的,那時他已經70歲出頭了。”我們稱讚洪老的記憶力好。洪老又說:“這樣的事我忘不了,劉帥晚年病重,我帶著三總部負責人到家裏看望他,那時我是軍委副秘書長”。走到紀念塔平台,洪老圍著塔走了一圈,然後在碑文前停了下來。碑文是建塔時經郭述申(紅二十八軍原政委)審定的,1983年補充修訂。洪老一字一句看完碑文,然後說:“你們提出的再修紀念塔時重修碑文的稿子我看了,應該補充‘王明、蔣光慈早期革命活動,金寨是四方麵軍發源地,抗戰時期是大別山抗日指揮中心’等內容”。“你們去北京,再去看看郭述申,他快90歲了,最近住醫院,身體不好。紅軍時期,從政委降到科長,他受到很多委屈啊!”洪老對老同誌、戰友一往情深,時時念著。接著,洪老察看了剛落成的、由他親筆題名的“紅軍紀念堂”。洪老說:“建這個館的錢80萬元不夠,我知道。你們爭取民政部支持,我再幫你們想想辦法。”6月9日,洪老到雙河鎮。他視察了雙河職業高中,接見了師生代表,在學校會議室聽取學校校長餘述清的彙報後,看了學校理化實驗室。實驗室很簡陋,不僅房屋陳舊,設備也落後。洪老對校長說:“你們學校的實驗條件還不好,還需要增加一些儀器、設備。你們是職業學校,主要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所以實驗室要建設好。”洪老聽校長說學校有1000多畝林場、農場,養牛、養羊,饒有興趣。他說:“你們要把這塊學生實習基地辦好,讓學生學會科技種植、養殖,回到村裏成為科技帶頭人,這樣就看出你們職業學校的優勢了”。離開學校,洪老健步登上緊鄰學校的雙河大廟,向陪同人員講述他兒時曾在這裏上小學和“打鬼”的故事。洪老深深陷入“窮苦的童年”的回憶中。從大廟下來,在雙河鎮政府座談。鄉村幹部發言結束,洪老說:“我喜歡聽你們講真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既報喜也報憂,講假話不好。講發展路子,怎麼才能發展快些。路子要寬廣。因地製宜,多種經營,綜合利用,科學先行,經濟效益。還是這些原則,要堅持。我還要說一下,適合種板栗的山場要完全覆蓋起來,三五年幹完,‘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收的板栗到處沒地方堆了才好呢!雙河職業高中要成為技術培訓中心、推廣中心。你們當幹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夢都要想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