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頭想一想,首長的那些“鐵令”一方麵是出自嚴格的黨性標準,另一方麵也是出自樸素本性的使然。比如一雙皮鞋,他一穿就是十幾年,不到破得無法再穿總舍不得扔掉;不穿軍裝的時候,他換來換去都是那一身藍布中山裝,洗到褪色變薄還是百般珍愛,實在不能穿了這才換新的;家裏絕不允許浪費現象存在等等。然而,與這些對己幾近“摳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首長和首長家人的爽快和大方:自1994年開始,首長和夫人張文及8個子女,一直堅持每人資助一名來自革命老區的北大貧苦地區大學生,直到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首長的家鄉安徽金寨屬於革命老區,不少鄉親生活過得依然拮據,當獲知家鄉人確實遇到困境時,首長常常會把我叫到一邊,囑咐“從我的稿費裏拿出點錢來,向人家表示咱的一點心意”;當身邊工作人員生病或家裏遇到困難時,首長和家人也一定會慷慨相助。有一年,首長身邊一位工作人員患病需要進行換腎治療,首長和夫人張文商量,決定與8個子女分別為其捐款。就連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從小就非常懂事的首長長孫——洪愷,也主動從首月工資中拿出1000元加入到了家庭捐款行列之中。類似這種“雪中送炭”,對於首長和首長家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並作為一種家風得以傳承。
首長是個不許別人送禮,自己也不去送禮的人,隻有一點是個例外,那就是逢年過節他一定會去探望老帥或老帥的遺孀們,這仿佛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他曾很動情地說過:“老帥們為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要心裏永遠記得他們。”有一年春節前夕,我們工作人員善意提醒他,“您是不是也適當給領導同誌拜拜年?”他搖搖頭表示不妥。他說:“首長們那麼忙,有事工作時間就彙報了,沒有必要節假日期間再去打擾,人家也需要過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節日,我們不要去搞那些庸俗添亂的東西。”
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對於我們工作人員來說,每一次見證他的“厚愛”和“自律”,都是對我們心靈的一次洗禮,內心也更加敬重他。
見證首長帶兵管兵:少說多做,一腔真情
在跟隨首長20多年中,我已記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次跟隨首長下部隊了,他在帶兵管兵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彰顯出來的“洪式風格”,至今想來,讓人總是欽佩不已。
他下部隊從來都是哪裏艱苦哪裏去,往往是逢山必進、逢島必上。偏遠艱苦地區部隊的後勤保障如何,始終是他心裏的牽掛。首長下部隊也聽彙報,但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無論基層條件多麼艱苦,無論自然條件如何惡劣,他通常都是直接到一線察看。這種直接從基層一線獲得第一手資料的做法,不僅使他對基層情況了然於胸,也使很多人不敢怠慢工作。不少後勤幹部私下裏議論“洪部長那人不好糊弄,他可能對你轄區的事情掌握得比你還多。如果你不認真對待肯定挨批評。”首長喜歡和兵直接接觸,有時召開座談會,他要求所有陪同幹部退場,自己直接傾聽一線官兵心聲。戰士們一開始麵對“這麼大一個首長”怎麼都放不開,可說不了幾句話,他就能和戰士們聊到一起,使大家擺脫拘謹,敞開心扉。有時他甚至一整天都“泡”在部隊裏,逐個連隊甚至逐個班、逐個點地去看,抓住問題就窮追不舍,直到進入落實層麵。
他做事認真,真抓實幹,眼裏不容沙子。首長非常反感那些在部隊建設中搞“花架子”的人或事。一旦察覺,無論對方是什麼級別的幹部,他批評起來都不會留半點情麵。在這方麵,他表現出了強烈的部隊建設“不容摻假”的個性特征。與此對應的是,若是基層官兵遇到了難題,他會竭盡全力幫助解決。首長的記憶力過人,聽彙報或了解情況時很少記筆記,但有些數據或內容,一旦進入他的腦子都不會忘記。記得有一次首長提到了一組有關部隊的數據,為了保證其準確性,我們趕緊從相關資料中查找,結果費了半天勁兒查到的數據,竟然跟首長說的完全一致,這不由得讓我們感到汗顏,由此可見其超人的記憶和他的敬業精神。正是憑著這股求真務實、眼裏不容沙子的勁頭,在他二度擔任總後勤部部長主抓的軍隊後勤建設“五項措施”和“十項改革”中,無論是對國防費分配進行重大調整、挖掘潛力充分利用積壓物資、實施“斤半加四兩”生活標準、倡導搞農副業生產,或是保障體製改革、調整後勤組織結構、推行多種形式的經費物資包幹管理責任製、改革裝備維修製度、開展邊海防等大調查、大力加強後勤理論政策和學術研究等,無一不是件件有抓手,樣樣有落實。他反複強調的“錢少要把事情辦好”、“人少要把工作做好”、“少說多做”、“後勤人員要當紅管家”等,至今人們還耳熟能詳。
他始終把官兵冷暖掛在心上。每次下部隊,基層的執勤點、官兵的廚房、戰士的宿舍是他一定要去看的地方。摸摸鋪蓋、摸摸床板和基層官兵嘮嘮家常等,是他必做的事情。他會從中細微而真實地感受基層、了解官兵的疾苦。有一次首長到一個偏遠的基層部隊調研時,遇到了一個基層單位的營長,那位營長感到首長確實是想聽真情況時,含淚講了一些艱苦地區官兵喝不上熱水、洗不了熱水澡等實際困難。首長默默聽著,回來後立即安排抓了落實,以後又專門去查看了落實情況。這麼多年,我親眼看到了首長對基層的那種情、對官兵的那種愛無時不在。這種情這種愛,我自己也真實、真切地感受過。
有一年,我腿上莫名地長了一個腫瘤,檢查後醫生告訴我說“良性和惡性參半,如果是惡性腿可能保不住,建議手術治療”。這事不僅深深牽動了我的家人,也牽動了首長和家人的心。在我住院治療期間,首長和夫人、子女多次到醫院看望。記得手術後的當天下午,首長又來到了病房,說我躲過了一劫,祝我早日康複。後來聽工作人員說,首長那天有點感冒,大家怕他感冒加重,勸他暫不要去醫院,但他態度堅決,執意要來。他還動情地說:“小邢他跟了我這麼多年,做了那麼大的手術,我怎麼就不能去看看他……”。那天,當首長出現在我住的病房時,令我感動不已,特別是後來得知首長堅持到醫院的態度時,心裏更是百感交集。經過術後一段時間療養,我回到工作崗位並向他報告說:謝謝首長關心,我已經完全康複了。首長當時的一句話讓我終生都無法忘懷,“你小子命大,要是癌怎麼辦,你快嚇死我們了”,當他說到“你快嚇死我們了”的時候,我隻覺得心裏一暖,眼眶一熱,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體味首長晚年生活:奉獻不減,本色不變
1990年,首長從軍隊領導崗位退了下來,先後擔任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積極參政議政,體察社情,反映民意,依然保持著在部隊工作時的那樣一股拚命工作的勁頭,繼續關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關注著民生。這期間首長多次到一些省、市、縣特別是到農村、廠礦或相關企事業單位調研,深入細致地感受國家發生的新變化。他或是深入田間地頭察看農業生產情況,或是去學校教室感受孩子們受教育的情況,或是去群眾家裏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等,每一次都格外用心、認真、負責。每每知道群眾的日子過得好了,就不禁喜上眉梢;每每了解還有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沒有解決,他會緊鎖眉頭,並積極向有關領導或部門反映解決。他的這股子認真執著勁頭,也體現在他經辦的任何一項工作中,如參與鞏固和擴大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領導編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軍戰史》等,都是如此投入,並努力做到最好,其忘我和投入程度與在部隊工作時無任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