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出租車市場經營模式與政府規製研究
經濟生活
作者:遊保德 程金亮 姚梅
【摘要】 進入21世紀,“罷運”在全國各個城市不斷呈現,造成出租車“罷運”的根本原因是當前出租車行業的經營模式不合理,未能協調好出租車行業內各方利益,本文認為根源在於政府的規製滯後,管理製度未能反映目前行業內的發展現實。基於此,本文通過對出租車經營模式的分析,以政府規製的角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出租車 經營模式 政府規製
出租車行業在我國一直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行業,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租車行業改革滯後於經濟的發展,沒有隨經濟協調發展。出租車司機的收入相對下降,而行業壓力在增大,比如租金在不斷增長,導致矛盾激化。同時又由於缺乏暢通的行業利益訴求表達機製,導致出租車司機的訴求難以得到及時處理,長期累積迫使一些司機走上街頭抗議,當其他司機看到效果好於正常的訴求渠道時,也紛紛效法。
一、出租車行業屬性及其規製原因分析
出租車行業為城市交通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其本身特有的不同於其他交通工具的屬性,從城市交通的共性和出租車行業的個性來看,出租車行業具有如下幾個屬性:一是準公共產品屬性,出租車行業屬於基礎性行業,具有公用性屬性;二是市場收益性;三是服務性;四是規模報酬性;五是非重複博弈屬性與需求價格彈性低,司機與乘客、司機與公司之間,缺乏常態性的相互博弈機製,非重複博弈已成為當下解決矛盾的重要阻礙。
出租車準公共產品屬性決定了該行業必須兼顧社會效益,而收益性又決定了出租車的競爭性,此外,公司與政府、公司與司機、司機與乘客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這些性質決定了出租車行業會出現市場失靈現象,隻用市場手段很難解決出租車行業問題。而出租車行業的非重複博弈性質,需求價格彈性小,司機有很強的動力高價或繞道宰客。這些都需要用政府規製這個有形之手管理出租車行業。
二、中國城市出租車經營管理模式不完善
中國城市出租車經營管理模式的不完善是導致出租車行業不穩定的最核心原因,出租車經營管理模式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產權歸屬關係不清
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公司實力有限,一般隻擁有出租車的經營牌照,而沒有實力購車,出租車公司就以經營權向出租車司機融資,出租車司機與公司的關係是合作經營,此時誰也不能單獨使用經營權,比如將出租車經營權拿去抵押,就會侵害出租車司機的利益,導致公司與司機之間的糾紛。
2、出租車經營權使用期限不一致
出租車經營權存在有限期和無限期兩種轉讓方式。早期政府為了鼓勵出租車的發展向市場投放了無限期甚至是無限期的無償出租車經營牌照,後期主要以有限期有償拍賣的方式將經營權投放市場。這導致了對後進入者的不公,一方麵,一部分經營者可以長期無償使用經營權,占有社會公共資源,而且可以通過轉讓、租借、繼承獲取高額利潤;另一方麵,一部分出租車經營者為了獲取經營權不得不高價獲取,而且由於其相對稀缺性,經營權的拍賣價格越來越高,經營者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3、出租車經營權轉讓不規範
以溫州為例,溫州的經營模式是個體經營模式,個人擁有經營權。由於缺乏合理管理與完善的交易平台,很多情況下是在一些不正規的小中介完成交易。這會衍生一些違紀犯法的事情,比如通過虛假信息來獲取不正當收益。而由於民間的“炒賣”,經營權費用越來越高,增加了司機的營運成本。
三、國內典型城市出租車經營模式實證分析
出租車經營模式主要有公司化經營、合作經營、個體經營和掛靠經營四種模式,在中國城市出租車經營中,不同城市采取了各自差異性的經營模式,從城市主體角度看,主要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溫州模式。
1、北京模式
截止到2010年,北京市出租車公司277家,出租車6.7萬輛,從業人員9萬餘人,主要有兩種經營方式:公司經營模式與個體經營模式,個體經營模式下的個體出租車僅有一千多輛,而公司經營模式下的出租車大約有6.6萬輛。
北京模式通常情況下指的是公司化經營模式,北京的公司經營模式是出租車和各種相關手續由出租車公司統一出資辦理,出租車的經營權和所有權歸屬於公司所有,司機向公司承包出租車的使用權,並獲得相應受益,司機按月向公司繳納承包費即“份兒錢”。